
王生才,男,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9年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7年赴美国纽约摩根士丹利儿童医院学习。2019年获得北京儿童医院年度“医疗之星”称号。2019年入选医管中心第四批青苗人才,开始 “口服雷帕霉素治疗儿童头颈部难治性淋巴管畸形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同年,担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兼头颈外科专业组组长。
主要方向是儿童头颈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2022年获批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2023年,作为主持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即“PIK3CD体细胞突变在儿童难治性淋巴管畸形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倪鑫教授的国自然重大课题“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和肝母细胞瘤发病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
学术任职方面,目前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恶性肿瘤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儿童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头颈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委会委员,中国医促会甲状腺疾病分会委员,北京市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委会委员等。
代表性成果方面,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局级课题4项,以第一或共一作者发表论著20余篇,作为共同完成人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学术奖励4项;申请专利7项。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82271184, PIK3CD体细胞突变在儿童难治性淋巴管畸形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2023-01-01 至 2026-12-31, 52万元, 在研, 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重大项目, 82293665,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和肝母细胞瘤发病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项目下设课题五“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和肝母细胞瘤防控新策略研究”, 2022-12-01 至 2027-12-31, 250万元, 在研, 学术骨干
(3)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首都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及转化应用,Z201100005520077,口服西罗莫司治疗头颈部难治性淋巴管畸形的真实世界研究,2020-09至2023-09,40万元,在研,主持
(4)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青苗”人才计划,QML20181202,口服雷帕霉素治疗儿童头颈部难治性淋巴管畸形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2019-01至2020-12,5.988万元,结题,主持
(5)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PX2019043,接触式与非接触式CO2激光烧灼术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2019-01至2021-12,15万元,结题,主持
重要学术论文:
(1) Wang J#, Zhang X#, Sun N, Wang S*, et al. Differences i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irolimus and Sildenafil in Pediatric Lymphatic Malformations[J]. Laryngoscope, 2023.
(2) Liu Q#, Wang S#, Chu P, et al. Clinical and surgical outcome differences on the basis of pathology category in cervical neuroblastic tumors[J]. J Pediatr Surg, 2022, 57(12): 926-933.
(3) Li Y#, Wang S#, Tai J, et al. Surgical Treatment of Cervicothoracic Junction Lesions in Children: A Series of 18 Cases[J]. J Invest Surg, 2022, 35(2): 263-267.
(4) Ji T#, Li X#, Li Y, Wang S*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Nasal BCOR-Rearranged Ewing-like Sarcoma: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 Ear Nose Throat J, 2022: 1455613221132392.
(5) Zhang X#, Wang S#, Guo Y, et al. Efficacy of Initial Sirolimus Therapy for 27 Patients with Intractable Lymphatic Malformations[J]. Laryngoscope, 2021, 131(8): 1902-1908.
(6) Yu Y#, Wang S#, Zhang X, et al.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PO and AOX1 in pediatric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J]. Transl Pediatr, 2021, 10(4): 723-732.
(7) Wang S#, Wang W, Zhang X, et al. A somatic mutation in PIK3CD unravels a novel candidate gene for lymphatic malformation[J]. Orphanet J Rare Dis, 2021, 16(1): 208.
(8) Mei L#, Li X#, Wang S#, et al. The Impacts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everity on Brain White Matter Integrity and Cognitive Functions in Children: A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Study[J]. Nat Sci Sleep, 2021, 13: 2125-2135.
(9) Liu Y#, Wang S#, Li Y, et al. Clinical Heterogeneity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between Children Less than 10 Years of Age and Those Older than 10 Year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70 Cases[J]. Eur Thyroid J, 2021, 10(5): 364-371.
(10) Fang X#, Wang S#, Zhao J, et al. A population-based analysis of clinical features and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head and neck malignant neurogenic tumors[J]. BMC cancer, 2021, 21(1): 598.
(11) Wang S#, Mei L, Li Y, et al. Application of Gastroscopy in the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Pyriform Sinus Fistula in Children[J]. Front Pediatr, 2020, 8: 541249.
(12) Wang G#, He L#, Wang S#, et al. EV PD-L1 is Correlated With Clinical Features and Contributes to T Cell Suppression in Pediatric Thyroid Cancer[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0, 105(8).
(13) Liu Q#, Wang S#, Zhang J, et al. Endoscopy-assisted, transoral submucosal coblation for pediatric retropharyngeal lymphatic malformations[J].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2020, 134: 110074.
(14) Wang S#, Du J#, Liu Y, et al. Clinical analysis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head and neck lymphatic malformations in children: a series of 128 cases[J]. Acta Otolaryngol, 2019, 139(8): 713-719.
(15) Wang S#, He Y#, Zhang Y, et al. CO2 laser cauterization approach to congenital pyriform sinus fistula[J]. J Pediatr Surg, 2018, 53(7): 1313-1317.
(16) Tai J#, Wang S#, Zhang J, et al. Up-regulated lipocalin-2 in pediatric thyroid cancer correlated with poor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J].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18, 275(11): 2823-2828.
(17) 张格#,王生才#,张杰,倪鑫*.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诊治进展[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3,47(1):26-31.
(18) 王生才#,李艳珍,张杰,倪鑫*.儿童丛状神经纤维瘤的诊治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36(6):477-482.
(19) 王生才#,邰隽,张杰,倪鑫*.头颈部淋巴管畸形诊治进展[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06):471-476.
(20) 王生才#,邰隽,张杰,葛文彤,刘原虎,倪鑫*.浅谈科研能力训练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及措施[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01):28-30.
专著
《罗顿颅脑颈部解剖彩色图谱》(中文翻译版) 副主译 科学出版社 201906
重要奖项
(1) 儿童重大恶性实体肿瘤综合诊疗体系建立 华夏医学科技奖 二等奖 202112
(2) 儿童重大恶性实体肿瘤综合诊疗体系建立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2109
(3) 儿童头颈肿瘤综合诊疗体系建立 北京医学科技奖 一等奖 202007
(4) BRAF和TERT基因突变与儿童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程度的研究 河北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2004
(5) BRAF和TERT基因突变与儿童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程度的研究 河北医学科技奖 一等奖 201904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