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米玉红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3-10-17 导师主页
米玉红 硕士生导师
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急诊医学
心肺血管危重症,尤其致力于胸痛中心建设
myhicu@163.com

长期坚守急诊临床一线工作,主要从事急诊危重症尤其是心、肺血管性疾病及各种原因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脏器功能支持治疗;作为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联合教研室副主任及第六临床医学系急诊教研室主任,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注重年轻医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国肺栓塞快速反应团队(PERT)联盟主席单位的主要成员,以独特视角独立完成急性肺栓塞系列讲座(共8讲)的录制工作为规范我国肺栓塞的标准化及个性化治疗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唯一的作者著书1部(整合了20年来所有肺栓塞患者的宝贵资料并融合本人对肺栓塞的见解,即将出版发行);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中国“千县”胸痛中心建设之“急性肺栓塞诊疗流程”的更新,并以重要的巡讲成员身份完成了全国数十场的讲座。

重要的学术兼职:北京急诊医学学会血栓与止血分会(1rst)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灾难医学与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3nd)候任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2nd)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女医师协会 急诊医学专委会副主委兼党建指导员、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与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4th)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委员、京津冀急诊急救联盟成员兼秘书、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委、中国急救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北京健康科普专家、北京市科委评审专家库成员、首发专项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及北京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编委、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委、医学参考报心肺复苏学频道副主编、北京健康科普专家等。

曾获得2003年“北京市优秀党员”、2008年“北京市奥运立功标兵”、2016年“北京市三八红旗手”、2019年“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20年“抗议群英谱·卓越个人”和“荣耀医者·人文情怀奖”、2020 年“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2020年北京市医管局级“人文讲师”及2023年北京医管局“最美女医生”等荣誉。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主持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5部;局级课题1项;已顺利结题4项,在研1项;参研国际多中心课题及国内科研课题共5项。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及SCI文章共60篇,被引率共660次。参与共识20余部,其中以主要执笔者或通讯作者参与急诊危重症相关专家共识3部。作为主编书籍《肺栓塞2023新观点》一部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近5年文章

1.正压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心肺交互作用.祁璇,米玉红(通讯作者). 中国急救医学.2018;38(3):193-196

2.无创机械通气记者应用的常见问题与处理. 祁璇,米玉红(通讯作者). 中国急救医学.2018;38(3):201-203

3. 祁璇,米玉红(通讯作者).K-T综合征合并纤溶异常导致肺栓塞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 27(5):565-567

4. 王丹丹,米玉红(通讯作者).步入肺循环--从认识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8):356-364

5.米玉红,祁璇,李春盛(通讯作者).规范院外治疗对PTE患者预后的影响.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 27(8):413-420

6.梁颖, 卢一,刘玉磊,米玉红(通讯作者) .双溶血环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严重脓毒症一例.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 ;27(9):1046-1049

7. 王丹丹,米玉红*.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肺栓塞时血栓负荷与临床表现相关性. 中国急救医学.2018;38(10):836-840. doi: 10.3969/j.issn.1002-1949.2018.10.002

8. 米玉红,程显声,王立祥.<<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之静脉血栓栓塞性心博骤停指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18,30(12): 1107-111. doi: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8.12.001

9. 刘云升,王丹丹,米玉红*. 心力衰竭合并肺栓塞的诊断思路:附3例报道. 中国急救医学.2018;38(10):842-846. doi: 10.3969/j.issn.1002-1949.2018.10.003

10.中危急性肺栓塞患者补救性溶栓治疗时机初探及理念更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28(8):280-285(IF=1.7)

11.王丹丹,李雅敏,米玉红*.急性肺栓塞患者规范抗凝中复发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 中国急救医学.2020;40(3):222-228

12. 米玉红.肠粘膜屏障功能病理生理改变与及早肠内营养的必要性.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29(4):447-455

13. 米玉红. 我国急诊医生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治现状调查.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29(8):1082-1086

14. 李雅敏, 孟晶晶, 齐玥, 闫树凤, 王海云, 李梅凝, 张晓丽, 米玉红*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三年随访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20.41(2):104-110

15. 李雅敏,孟晶晶,齐玥,刘潇潇,孙黎黎,许铭缨,张晓丽,米玉红*.老年急性肺栓塞残余血栓危险因素分析. 心肺血管病杂志.2021;344-348

16. 李雅敏,孟晶晶,齐玥,米玉红*. 老年急性肺动脉栓塞残余血栓危险因素分析.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23(4):364-367

17. 刘潇潇,许铭缨,米玉红*.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中如何培养急诊医师临床思维.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10):1289-1291

18.Yu-Hong Mi*, Ming-Ying Xu. Trauma-induced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What's update?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2022.25(3):67-76

19. 李梅凝,陆艳辉,李雅敏,王海云,米玉红*.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对急性肺栓塞诊治中的指导作用. 临床心血管杂志 

20. Meining Li, Yanhui Lu, Yamin Li, Haiyun Wang, and Yuhong Mi(Corresponding author). Successfu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ombined with Thrombolysis for 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 during Peri-Cardiac Arrest: Cases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22.13(6):144-148

21. 张国强*,米玉红*,马岳锋*,中国急诊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组.《中国急诊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 31(3): 281-290

22. 汤喆,陆艳辉,米玉红*. 继发于急性肺动脉栓塞的 2 型心肌梗死 1 例并文献复习.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31(9):1286-1289

23. 米玉红*,周飞虎*,王立祥*,李银平,孟庆义,张军,张馨予. <<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之孕产妇心搏骤停防治救指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23,35(1): 5-22

24. Yin Na, Mi yuhong*. Et al. Vaspin Alleviates Sepsis-Induced Cardiac Injury and Cardiac inflammation by Inhibiting Kallikrein 7 in Mice. 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 2022(10)1155-1166

25. 许铭缨,米玉红*,顾伟,李新柱,王丹丹,刘志伟,祁璇.李建国北京地区急诊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一项多中心、区域性、横断面研究.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32(6):793-797

26. 米玉红. 面对老人的各种失能——子女“如何在尽孝道和理性治疗中寻找平衡” 中国医学人文.2023;9(8):71-72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