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1、2005-09至今,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教授
2、2007-10至今,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
3、2001-09至2007-10,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主任医师
4、1994-12至2001-09,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治医师
5、1988-07至1994-12,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医师
教育经历:
1、1996.09至1999.07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医学硕士
2、1983.09至1988.07,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医学学士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从事脊柱外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三十余年。作为重要成员之一于国内最早开展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AM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了优良的临床结果。近20年来致力于脊柱外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脊柱(颈椎、胸椎、腰椎)的退行性病变治疗、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的治疗与康复、脊柱畸形(侧凸和后凸)的矫形,对脊柱的创伤、退变、畸形、肿瘤等疾患的诊断、治疗以及微创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带领团队以主刀身份行颈腰椎退变手术2000余例,经皮单侧微创技术治疗骨质疏松骨折近千例,完成大样本量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影像学资料数据库建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师从AOSpine International的主席、著名脊柱外科医生Dr Michael E Janssen,Do,先后赴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10余次,国内学术会议30余次,发表相关SCI论文11篇,中华核心期刊9篇。参加编写《脊柱椎间关节成型术》、《脊柱外科临床解剖学》、《脊柱外科的治疗原则》,参加《Nonfusion Technologies In Spine Surgery》和《AOSPINE MANUAL CLINICAL APPILICATION》的中文翻译。
近五年已发表学术论文:
1.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in Spinal Cord Injury Recovery: Profiling Long Noncoding RNAs. Xuehua Liu, Fang Liang, Zhencheng Sun, Jing Yang*, and Qingjun Su*.Spine(2022) 48(3): 213–222
2. The mechanism by which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alleviates spinal cord injury: genome-wid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Zhen-Cheng Sun,Fang Liang, Jing Yang , Yong Hai,Qing-Jun Su*, Xue-Hua Li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22), 17(12), 2737–2742.
3. Do sandwich vertebral bodies fracture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Yaoshen Zhang, Zhencheng Sun,Peng YinShiqi Zhu,Yong Hai * & Qingjun Su *Archives of Osteoporosis (2021) 16:180
4. Posterior thoracolumbar hemivertebra resection and short-segment fusion in congenital scoliosis: surgical 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s with more than 5-year follow-up. Beixi Bao, Qingjun Su, Yong Hai et al. BMC Surg (2021) 21:165.
5.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urgical procedures on thoracic myelopathy. Shiqi Zhu, Yu Wang, Peng Yin * and Qingjun Su *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2020) 15:595
6. Yin P, Li Z, Zhu S, Zhang Y, Su Q*, Hai Y.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 by unilateral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 study. Eur J Pain. 2020; 24: 659–664.
7. 苏庆军,张耀申.重视常规活检在椎体强化术中的价值[J].中华外科杂志,2020,58(3):161-164.
8. Yin P, Ji Q, Wang Y, Liu Y, Wu Y, Yu Y, Hai Y*, Su Q*.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fo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via unilateral versus bilateral approach: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2019;59:146–154.
9. Li Z, Liu T, Yin P, Wang Y, Liao S, Zhang S, Su Q*, Hai Y.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on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with or without intravertebral cleft. 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 (SICOT) .2019; 43:359–365.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