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孙凤霞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3-09 导师主页
孙凤霞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中医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防治各种慢性肝病
sunfengxia01969@163.com

孙凤霞,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现任感染科(肝病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优秀临床人才,北京市卫生局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215学科骨干,北京市中医局一类优秀人才。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外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肝病、传染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外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编委会常务委员、临床肝胆杂志审稿专家、北京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健康科普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及北京市自然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教学科研:参加工作以来,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医学核心期刊表论文60余篇,参与《内科诊断治疗学》、《SARS临床诊断与治疗》、《危急重症临床急救手册》等著作的编写。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地课题、北京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做为分课题负责人参加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三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8人。

科普教育:热爱科普宣传,多次组织、参与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工作,在健康报、健康时报、生命时报、中国医药报等报刊发表肝病科普文100余篇,多次参加北京卫视养生堂、贵州卫视养生堂、湖北、湖南卫视、山东卫视等电视台的健康科普节目,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专业特长: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消化病专家田德禄教授、北京地坛医院著名肝病、传染病专家王融冰主任。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优秀临床人才培养期间跟随东直门医院姜良铎教授、北京中医医院李乾构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教授、彭建中教授学习。学习并传承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关幼波、王鸿士等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具有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肝癌、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酒精肝等各种原因的肝病。中西医结合,灵活施治,提倡未病先防,注重脏腑机能调节,重视肝脏与脾胃、肾脏的关系,主张个体化治疗、强调辨证论治。牵头北京中医医院肝硬化专病门诊、参与肝癌专病门诊。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3897,基于肝细胞膜转运蛋白转录调控信号通路的清热化湿、凉血活血法治疗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的机制研究,2016/01-2019/12,70.8万元,主持。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JDZX2015182,益气和血方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脏硬度的影响,2016/03-2018/02,12万元,主持。

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课题,2018ZX10725505: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优化研究,2018/1-2020/12,19.43万,分课题负责人。

4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18-2-2173,经方鳖甲煎丸治疗乙肝肝硬化/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本单位负责人:孙凤霞分课题负责人。经费:25万。起止时间:2018年1月-2020年12月。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一、重要学术论文

1. 李晓玲,孙凤霞,王琮,孙宁宁.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及其胆汁淤积的关系研究〔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8,45(1),48-50.

2. 李晓玲,孙凤霞,李攀,隋京利,吴京京. 复方茵丹汤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组织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39(11):1349-1354.

3. 李攀,孙凤霞,吴辉坤,李晓玲,吴京京,罗明理,朱达.从“肝脾同调”论治乙型肝炎肝硬化[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11):2298-2300.

4. 隋京利,孙凤霞,李攀,吴京京.茵陈蒿汤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生化指标及肝脏病理变化影响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19):2033-2036.

5. 隋京利,孙凤霞,李晓玲,张秋香.复方茵丹汤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组织法尼醇受体及多耐药相关蛋白3表达的影响[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34(09):1960-1966.

6. 孙凤霞.从中西医汇通的角度谈乙型肝炎病毒与中医伏邪[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8,28(03):176-177.

7. 李攀,孙凤霞,李晓玲,吴京京,罗明理,朱达.益气和血方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失代偿期气虚血瘀证患者35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8,59(10):857-860.

8. 付宽,孙凤霞,王融冰.戊型肝炎胆汁淤积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04):319-321+327.

9. 王融冰,孙凤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肝胆胰疾病的现状与展望[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34(04):683-688.

10. 孙凤霞,王琮,孙宁宁,徐春军.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例谈中医专业学生实习带教[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3):81-83.

11. 孙宁宁,孙凤霞,李晓玲,李杰,隋京利.原发性肝癌基础肝病治疗的意义[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8,10(01):6-9.

12. 孙宁宁,孙凤霞,徐春军.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肿瘤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意义[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9,29(03):208-210.

13. 罗明理,戚团结,王国玮,孙凤霞.王鸿士治疗郁证经验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诊疗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2019,38(04):307-310.

14. 吴京京,孙凤霞,门秋爽,王国玮,戚团结.王鸿士论治病毒性肝炎所致黄疸经验浅析[J].北京中医药,2019,38(04):310-312.

15. 张秋香,孙凤霞.养血平肝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ET-1、CGRP和NO水平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9,37(01):134-138.

16. 李杰,戚团结,孙凤霞,王国玮.王鸿士“和肝法”经验总结[J].北京中医药,2019,38(04):313-314.

17. 袁梦,孙凤霞,王国玮.王国玮辨治慢性肝病经验初探[J].北京中医药,2019,38(04):315-319.

18. SunFengxia,LiXiaoling,XuChunjun,SuiJingli,LiPan,WuJingjing. Effect of compound Yindan decoction on alpha-naphthylisothiocyanate-Induced acute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in rats.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9,39(3): 315-323.

19. 孙凤霞,罗明理,李晓玲.“形气神一体同调”逆转乙肝肝硬化[J].辽宁中医杂志,2020,47(05):81-83.

20. 郭雨菲,孙凤霞,李晓玲,王傲然.茵陈蒿汤在肝胆疾病中临床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03):57-60.

21. 罗明理,孙凤霞,李晓玲,朱达.孙凤霞运用解郁合欢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郁证经验[J].中医药导报,2020,26(08):87-90.

22. 徐萌,孙凤霞,李杰,李晓玲.肠道菌群调节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36(06):1378-1381.

23. 朱达,孙凤霞,李晓玲,徐春军,李杰,王傲然.健脾疏肝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X受体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脂肪酸合成酶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20,12(02):60-67.

24. 朱达,孙凤霞,李晓玲,徐春军,王傲然.脂肪肝1号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0,30(04):337-340+387.

25. 李晓玲,孙凤霞,隋京利,罗明理,朱达,徐萌.复方茵丹汤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孕烷X受体和组成性雄烷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09):4610-4614.

26. 李晓玲,孙凤霞,朱达,徐萌,罗明理,王傲然.复方茵丹汤对HepG2细胞NF-κB、ICAM-1、Egr-1基因沉默后MRP2和RXRα表达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0,30(05):423-426.

27. 李晓玲,孙凤霞.细胞黏附分子-1与胆汁淤积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21,13(01):22-26.

28. 孙凤霞.动态监测脾脏大小和肝硬度值协助判断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05):1027.

29. 李杰,孙凤霞,戚团结,王琮,徐春军.徐春军教授治疗肝癌肝硬化验案探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1,31(01):84-86.

30. 徐萌,孙凤霞,李晓玲.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茵丹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作用机制[J].世界中医药,2021,16(15):2266-2274.

31. 门秋爽,李晓玲,孙凤霞.关幼波“痰瘀学说”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运用[J].北京中医药,2021,40(07):719-720.DOI:10.16025/j.1674-1307.2021.07.008.

32. 陈紫梦,张莹雪,孙凤霞,李晓玲.关幼波教授气血辨证学术思想在肝硬化诊疗中的应用[J].现代中医临床,2022,29(02):23-26+42.

33. 商子梦,李晓玲,孙凤霞,张秋香.肝硬化再代偿评估的研究进展[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2,49(01):56-60.

34. 姜付泉,张秋香,孙凤霞,宋银芳,隋京利.黄芪化纤汤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22,17(01):104-107+111.

35. 张莹雪,孙凤霞,李晓玲.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22(01):70-76+82.DOI:10.14009/j.issn.1672-2124.2022.01.015.

36. 张莹雪,孙凤霞,李晓玲,徐春军,郭雨菲,陈紫梦.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益气和血方治疗肝硬化的作用机制[J/OL].海南医学院学报:1-15[2022-04-01].DOI:10.13210/j.cnki.jhmu.20220106.001.

37. Ying-Xue Zhang, Feng-Xia Sun, Xiao-Ling Li , Qing-Hua Liu, Zi-Meng Chen, Yu-Fei Guo. Identification of Molecular Subgroups in Liver Cirrhosis by Gene Expression [J].ProfilesHepat Mon. 2021 October; 21(10):e118535.

38. 张莹雪,孙凤霞,李晓玲等.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热点与前沿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14):14-18.

39. 李晓玲,孙凤霞,徐萌等.益气和血法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08):4867-4872.

40. 李晓玲,孙凤霞,吴京京等.瘀胆Ⅰ号方治疗熊去氧胆酸应答不佳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3,33(01):6-10.

41. 范航,孙凤霞,李晓玲.从风论治自身免疫性肝病[J].中医学报,2023,38(01):27-32.DOI:10.16368/j.issn.1674-8999.2023.01.006.

42. 张莹雪,孙凤霞,李晓玲.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讨下瘀血汤治疗肝硬化的作用机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2,32(12):1119-1123.

43. Xiaoling L I , Fengxia S , Zimeng S ,et al.Effect of Dangfei Liganning capsule(当飞利肝宁胶囊) on liver X receptor α/steroid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fatty acid synthase signal pathway in rats with 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2, 42(6):8.

44. 张燕洁,杜宏波,李晓玲等.从肠道菌群与炎症角度探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从痰湿论治本质[J].天津中医药,2023,40(07):848-853.

45. 张燕洁,李晓玲,张莹雪等.健脾活血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Meta分析[J].陕西中医,2023,44(06):801-807.

46. 李柄邑,李晓玲,张燕洁等.基于古今文献的“木得桂则枯”考辨[J].现代中医临床,2023,30(03):56-60.

二、主编或副主编的著作/译著

1. 《内科诊断治疗学》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07

2. 《SARS临床诊断与治疗》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0

3. 《危急重症临床急救手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06

4. 《传染病疑难病例精粹》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608

5. 《甲型H1N1流感全面解读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905

6. 《肿瘤 大国经典医案诠解病症篇》副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604

7.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治》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04

8. 《脂肪肝中西医结合诊治》 编委兼学术秘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02

9. 《国医大家王鸿士临床经验集》 副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901

10. 西学中创新培训教材《中医内科学》 主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04

11. 《徐春军临证经验集》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08

12. 《燕京明医关幼波常用中药解析》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11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