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赵婷婷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3-10-16 导师主页
赵婷婷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日友好医院
药理学
肾脏病药理,糖尿病多脏器损伤
ttfrfr@163.com

硕士招生专业

1
药理学
2024
1
学术型硕士

赵婷婷,博士,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肾脏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担任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曾于2012-2013 年赴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研究所访问,于2017年赴美国耶鲁大学肾脏病系访问。先后主持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课题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 项和青年项目 1 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项、人社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项目 1 项等。作为副主编出版专著《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与研究》,参编专著 1 部,发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25 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奖 4 项,兼任Integrative Medicine in Nephrology and Andrology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青年委员、世界中联肾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学术奖励

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排名8)

“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2、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排名9/15)

基于“五脏相关”理论的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3、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排名7)

“基于临床系统生物学的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研究与应用”

4、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贡献二等奖(2018,排名4/10)

从肝论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与国际推广

5、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09,排名5)

“柴胡剂抗肝肾纤维化作用及相关应用研究”

6、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2,排名6)

“柴黄益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新药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

7、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12,排名8)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出版专著情况

1、《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与研究》李平、谢院生主编,赵婷婷副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代表性学术论文

1、 Wan Y, Wang S, Chen K, Liu L, Wang X, Zhang B, Hu L, Liu S, Zhao T*. (赵婷婷,共同通讯), Qi H*. High-sulfated derivative of polysaccharide from Ulva pertusa improves Adriamycin-induced nephrotic syndrome by suppressing oxidative stress. Food Funct. 2023 Sep 18. doi: 10.1039/d3fo01290e.

2、 Wang S, Zhang B, Chang X, Zhao H, Zhang H, Zhao T*. (赵婷婷,共同通讯), Qi H*. Potential use of seaweed polysaccharides as prebiotics for manage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a review. Crit Rev Food Sci Nutr. 2023 Mar 27:1-21. 

3、 Wan Y, Liu L, Zhang B, Wang S, Wang X, Chen K, Li Y, Zhao T*. (赵婷婷,共同通讯), Qi H*.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Effect of High-Sulfated Ulva pertusa Polysaccharide. Pharmaceuticals (Basel). 2022 Dec 31;16(1):62.

4、 Zhang B, Wan Y, Zhou X, Zhang H, Zhao H, Ma L, Dong X, Yan M, Zhao T*. (赵婷婷,共同通讯) and Li P* (2022) Characteristics of Serum Metabolites and Gut Microbiota in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Front. Pharmacol. 13:872988.

5、 Hu L, Wang Y, Wan Y, Ma L, Zhao T*. (赵婷婷,共同通讯), Li P*. Tangshen Formula Improves Diabetes-Associated Myocardial Fibrosis by Inhibiting TGF-β/Smads and Wnt/β-Catenin Pathways. Front Med (Lausanne). 2021;8:732042. 

6、 Zhao T T(赵婷婷), Zhang H J, Yin XB, Zhao HL, Yan MH, Peng L, Wang Q, Dong X, Li P. Tangshen formula modulates gut Microbiota and reduces gut-derived toxins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rats.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2020, 129, 110325. 

7、 Li X, Li X, Zhang Q*, Zhao T*. (赵婷婷,共同通讯). Low molecular weight fucoidan and its fractions inhibit renal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duced by TGF-1 or FGF-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17, Pt2(105): 1482-1490. 

8、 Wang Q, Tian X, Zhou W, Wang Y, Zhao H, Li J, Zhou X, Zhang H, Zhao T*. (赵婷婷,共同通讯 ), & Li P*. (2020). Protective Role of Tangshen Formula on the Progression of Renal Damage in db/db Mice by TRPC6/Talin1 Pathway in Podocytes. Journal of diabetes research, 2020, 3634974.17 

9、 Wang Q, Tian X, Wang Y, Zhao T(赵婷婷,共同通讯)*, Ping Li*. Role of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nonical Channel 6 (TRPC6) in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by Regulating Podocyte Actin Cytoskeleton Rearrangement. Journal of Diabetes Research. 2020,2020:6897390.

10、 Han J, Wang X, Hou J, Liu Y, Liu P, Zhao T*( 赵婷婷 ). Using Network Pharmacology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Peach Kernel-Safflower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Biomed Res Int. 2021 Feb 1;2021:6642584. 

11、 Liu Y, Chen DQ, Han JX, Zhao TT*(赵婷婷,共同通讯), Li SJ*. A Revie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Mediated Apoptosis. Biomed Res Int. 2021 May 15;2021:6667791. 

12、 Yao Y, Yu YC, Cai MR, Zhang ZQ, Bai J, Wu HM, Li P, Zhao TT*(赵婷婷,共同通讯), Ni J*, Yin XB*. UPLC-MS/MS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herb composition of Tangshen formula and the in vivo pharmacokinetics of its metabolites in rat plasma. Phytochem Anal.  2022, 33(3):402-426.

13、 Zhao TT( 赵婷婷 ), Sun SF, Zhang HJ, et 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angshen Formula on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Rats. PLoS One, 11(1), 2016, e0147693.

14、 Zhao T T( 赵婷婷 ), Zhang H J, Lu X G, et al. Chaihuang-Yishen granule inhibits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in rats through blocking TGF-β/Smad3 signaling. PloS one, 2014, 9(3): e90807.

15、 Zhao T, Lu X, Davies N M, et al. Diabetes results in structural alteration of chondroitin sulfate in the urine[J]. Journal of Pharmacy &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13, 16(3): 486-493.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