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脑功能疾病调控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副研究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调控协作组 秘书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科技部慢病重点专项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主要研究方向:应用功能磁共振、脑电图等技术研究疾病(老年性痴呆、睡眠障碍、癫痫等)的发病机制及内源性脑功能改变,并对其进行神经调控治疗,在cerebral cortex、sleep medicine 等杂志发表多篇SCI论文。
重要学术论文:
(1) ChunyanLiu#, Tao Han#, Zhexue Xu#, Jianghong, MoZhang, Jialin Du, Qilin Zhou, Yiran Duan, Yuanyuan Li, Jiaojian Wang*,Dehua Cui*, Yuping Wang*. Modulating gamma oscillationspromotes brain connectivity to improve cognitive impairment,CerebralCortex. 2021:11,1-13.
(2) Tingting Zhang, Na Pan, Yuping Wang, Chunyan Liu* and Shimin Hu*.Transcranial Focused Ultrasound Neuromodulation:A Review of the Excitatory and Inhibitory Effects on Brain Activity in Humanand Animals.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2021;15:1-12.
(3) Xiaoran Li, ChunyanLiu*, Rong Wang*. Light Modulation of Brain and .Developmentof Relevant Equipment.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2020;74:29–41.
(4) Min Zeng, Li Wang, Bochao Cheng, Guiqiang Qi, Junwei He,Zhexue Xu, Tao Han, Chunyan Liu* andYuping Wang*.Transcutaneous Spinal Cord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ModulatesFunctional Activity and Integration in Idiopathic Restless Legs Syndrome,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2020,14,1-9.
(5) Zhexue Xu#, Tao Han#, Tian Li, XiaodongZhang, Zhaoyang Huang, Shuqin Zhan, ChunyanLiu*,Jinping Xu*, Yuping Wang.Increased Gray Matter Density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the Pons inRestless Legs Syndrome. 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 2020;12:221–230.
(6) Tao Han#, Zhexue Xu#, Jialin Du, QilinZhou, Tao Yu, Chunyan Liu*,YupingWang*. Ictal 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for Lateralizing Patientswith Suspected Bitemporal Epilepsy Using Wavelet Transform and GrangerCausality Analysis. Frontiers in Neuroinformatics 2019;13:1-9.
(7) ChunyanLiu#,Jiaojian Wang#,Yue Hou, Zhigang Qi, Li Wang, ShuqinZhan ,Rong Wang*, Yuping Wang*, Mapping the changed hubsand corresponding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idiopathic restless legs syndrome.Sleep Medicine 2018;45:132–139.
(8) ChunyanLiu#, Tian Li#, Hanqing Lyu, Zhexue Xu, Qingmao Hu,Bibo Xu, Yuping Wang*, Jinping Xu*. Alterations ofSub-cortical Gray Matter Volume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Disease Duration inPatients With Restless Legs Syndrome. Frontiers in Neurology 2018; 9:1-9.
(9) ChunyanLiu#, Ruihua Zhang#, Guojun Zhang , Tao Yu , Junli Tai, Wei Du ,Liping Li , Yuping Wang*. High frequency oscillations forlateralizing suspected bitemporal epilepsy. Epilepsy Research 2016; 127: 233–240.
(10) Chunyan Liu#, Zhengjia Dai#,Ruihua Zhang , Mo Zhang , Yue Hou , Zhigang Qi ,Zhaoyang Huang , Yicong Lin ,Shuqin Zhan , Yong He*, Yuping Wang*. Mapping intrinsicfunctional brain changes and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neuromodulation in idiopathic restless legs syndrome: a resting-state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 Sleep Medicine 2015; 16: 785–791.
发表技术规范: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调控协作组, 认知障碍患者个体化智能康复训练技术规范,[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1,48,(3): 211⁃218.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调控协作组, 无创神经调控技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研究进展及技术规范,[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1,38,(7): 580⁃584.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调控协作组, 无创性脑刺激同步认知训练治疗认知障碍患者研究进展及技术规范,[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1,48,(3): 219⁃225.
参编著作:
《不安腿综合征》 参编 科学出版社 202008
重要奖项:
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与诊疗新技术临床转化研究 中华医学科技奖 二等奖 202103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