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杨伟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3-06 导师主页
杨伟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
全科医学
社区老年糖尿病、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基础与临床
weiyang79@xwh.ccmu.edu.cn

2005年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全科医学科;

医学博士,二级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内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美国密歇根大学老年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科研方面

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局级科研课题5项,在研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2篇,最高影响因子9.968分。中文文章40余篇。

社会兼职

北京医师协会全科医学分会   理事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老年医促专委会 常委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高血压防治分会  常委

北京市高血压防治协会心血管代谢专委会  委员

中国高血压联盟 理事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第二届委员会   委员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七届 青委

北京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二届 青委

首都医科大学老年医学系  中青年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 科普专家

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高血压学组    委员

国家老年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心血管病联盟  委员

参与执笔《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及2023版)》、《老年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2021、2022、2023及2024年长城心脏病学大会   老年心血管代谢论坛 专题讲者

编译著作3部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老年与心力衰竭--机制与管理》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临床血脂学》

湖南教育出版社  《老年学百科全书》

中国医药导报、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医学新知等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近五年主持或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81600927, 神经元胰岛素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追

赶生长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17-01-01 至 2019-12-31, 17万元, 结题,第二申请人

近五年主持或参加的其他科研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除外):

(1)科技部国家医学研究中心后补助经费 (303-01-001-0272-08)。老年糖尿病智慧化管理病房的建立及推广。主持,20万

(2)首都卫生科研发展专项(自助创新项目2024-2-1033),四联活菌联合膳食纤维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老年肌少症的效果研究,【2024.01-2026.12】,主持,32万

(3)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西医应用类, PX2022032, 添加菊粉对老年糖尿病肌少症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 2022-01 至 2025-12, 15万元, 在研, 主持,15万

(4) 首都医科大学, 校自然基金, PYZ2018044,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与认知功能变化的炎性机制及

与APOE基因多态性的交互研究, 2018-01 至 2018-12, 5万元, 结题, 主持

(5) 北京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 局级课题, 京17-13号, 血糖变异性与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随访

研究 , 2017-06 至 2019-06, 6万元, 结题, 主持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个人奖项:

2016年曾获批院级创新团队(负责人),2018年荣获院级新技术新业务二等奖(负责人)

编译著作3部: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老年与心力衰竭--机制与管理》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临床血脂学》

湖南教育出版社  《老年学百科全书》

代表性著作:

1)Wei Yang*; Hongyu Luo; Yixin Ma; Sicong Si; Huan Zhao.Association of bone turnover biomarkers with severe intracranial and ex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World Journal ofDiabetes,2023.5.15

2)Yang W*, Li Y, Tian T, Wang L. Serum Vaspin Concentration in Elderly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ith Differing Body Mass Index: ACross-Sectional Study. Biomed Res Int, 2017,2017:4875026.

3)   Yang W, Li Y, Tian T, Wang L, Lee P, Hua Q*. Serum vaspinconcentr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BMC Endocr Disord, 2017,17(1):67.

4)   Yang W*, Li Y, Wang JY, Han R, Wang L. Circulating levels ofadipose tissue-derived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elderly diabetes patients with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 retrospective study. Cardiovasc Diabetol, 2018,17(1):75.

5)   Yang W, Zhou YJ, Fu Y, Qin J, Qin S, Chen XM, Guo JC, Wang Z, ZhanH, Li J, He JY, Hua Q*.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venous Urapidil for Older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Yonsei Med J, 2017,58(1):105-113.

6)   Yang W, Zhou YJ, Fu Y, Qin J, Tan S, Chen XM, Guo JC, Wang DZ, ZhanH, Guan W, Xu YW, He JY, Li J, Hua QI*. Therapeutic effects of intravenousurapidil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failure: A pilot clinical trial. Exp Ther Med, 2016,12(1):115-122.

7)   Yang W, Zhou YJ, Fu Y, Qin J, Qin S, Chen XM, Guo JC, Hua Q*. A multicenter,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urapidil and nitroglycerin in multifactor heartfailure in the elderly. Am J Med Sci, 2015,350(2):109-15.

8) Liu J, Yang W*, Luo H, Ma Y, Zhao H, Dan X.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Val66Met plo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mildcognitive impair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es: a case-controlledstudy. Aging Clin Exp Res. 2021,33(6):1659-1666.

9) Liu J, Yang W*, Li Y, Wei Z, Dan X. ABCG2rs2231142 variant in hyperuricemia is modified by SLC2A9 and SLC22A12polymorphisms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an elderly community-dwellingpopulation. BMC medical genetics, 2020,21(1):54.

10)杨伟.科研能力培养在老年医学专科规培中的作用及意义.《卫生职业教育》2023年41卷8期 18-20页

11)佀思聪,杨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与糖化白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比值的相关性.《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23年44卷3期 271-274页

12)佀思聪,杨伟.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变异情况以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实用老年医学》2023年37卷4期 361-364页

13)佀思聪,杨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分析.《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23年44卷2期 140-144页

14)佀思聪,杨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骨质疏松症.《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3年25卷1期 66-69页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