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院-张山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3-07 导师主页
张山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护理学院
护理学
危重症护理、护理信息、老年护理、护理管理
shan1993ccmu@163.com

张山,女,1993年1月生,博士,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现任中华护理学会学生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成人护理学学系党支部宣传委员。专业及研究方向:危重症护理、护理信息系统设计、护理管理、老年护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校级或院级科研教改项目7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15篇SCI,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中文论文六十余篇。2021年8月任职,至今任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成人护理学系副教授。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张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知识图谱的循证指南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自适应机制:以危重症谵妄指南为例. NSFC72304196. 2024-01-01~2026-12-31. ¥300,000, 在研,主持

2) 张山.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资助,KM202310025016,基于实施科学“i-PARIHS”模式的智能化谵妄护理系统对危重症患者谵妄预防和干预作用的研究,15万元,2023/01-2025/12, 在研,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3000108,居家为核心的护理主导式智能化为老服务体系及机制: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研究,2021/01-2025/12, 279.99万元,在研,参与. 

4)张山.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23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专项课题:新医课背景下知识图谱的《急危重高级护理实践》课程的数智化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主持,项目号:HLYJS202302;2023.9-2025.8,10万

5)张山.首都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一般课题):基于知识图谱的《内科护理学》数字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为例(项目负责人),主持,项目号:2023JYY048;2023.01-2023.12, 0.336万, 结题,主持

6)张山(甲方负责人).数智护理基础临床协同研究专项(青年项目),SZHL23Q02,基于虚拟现实的房颤射频消融患者术中疼痛干预模式的构建与实证研究,12万,2023/10-2025/10, 在研,主持

7) 张山(乙方负责人).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数智护理基础临床协同研究专项(青年项目),SZHL23Q09,大血管术后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研究,10万,2023/10-2025/10, 在研,主持 

8)张山.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立项面上课题(课题编号MS2023147). 基于知识图谱的“四维”《内科护理学》智慧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2023.11-2025.11, 在研,主持 

9)2024首都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课题):基于知识图谱的《内科护理学》数字化本科课程建设研究(项目负责人),主持,项目号:2024JYZ003, 0.8万,2024.7-2026.6, 在研,主持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一、 发表论文

1. Shan Zhang, Shu Ding, Wei Cui, Xiangyu Li, Jun Wei, Ying Wu*.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I-Antidelirium) to Improve Nurses’ Adherence to Delirium Guideline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 Intensive & Critical Care Nursing, 2025, 87: 103933.

2. Shan Zhang, Shu Ding, Wei Cui, Xiangyu Li, Jun Wang, Ying Wu*.  Development and usability evaluation of a nurse-led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I-AntiDelirium) for management of intensive care unit delirium: A mixed methods study[J]. Applied Nursing Research, 2025, 82: 151921

3. Shan Zhang, Lu Liu, Shu Ding, Tingting Peng, Wei Jun, Ying Wu*.  Mediator Effects of Cognitive Loa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ask Complexity and Guideline Adherence among Clinical Nurses[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Nursing, 2025

4. Zhang S#, Wu S#, Guo R, Ding S, Wu Y*. Patterns of intrinsic capacity trajectory and onset of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disability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J Glob Health. 2024, 11;14:04159.

5. Shan Zhang, Xiang-jun Tao, Shu Ding, Xin-wei Feng, Fang-qin Wu, Ying Wu*. Associations between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serum interleukin-6 and postoperative delirium among patients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A mediation analysis. Nursing in Critical Care. 2024 29(6):1245-1252.

6. Tingting P, Xun D, Jun W, Shu D, Shan Z*(corresponding author). Mediator Effects of Cognitive Load on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efficacy and Task Load in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es. 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 2024, 2024: 1-7

7. Shan Zhang, Wei Cui, Shu Ding, Xiangyu Li, Xi-Wei Zhang, Ying WU*. A Cluste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Nurse-l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isted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for Delirium (AI-AntiDelirium) on Delirium in Intensive Care Unit: study protocol, PLOS ONE, 2024 Feb 29;19(2):e0298793.

8. Shan Zhang, Meihua Ji, Wei Cui, Jun Wei, Shu Ding and Ying Wu*. Impact of Delirium Intervention on Cognitive Load in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es: A Multi-center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Practice, 2024 Jun;30(3):e13200.

9. Zhang S, Cui W, Wu Y*, Ji M. Description of an individualised delirium interven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delivered by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ssisted system: using the TIDieR checklis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Nursing. 2024;29(2):112-124.

10. Shan Zhang#, Shu Ding#, Wei Cui, Xiangyu Li, Jun Wei, Ying WU*.Impact of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ssisted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for Delirium on guideline adherence and cognitive load among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es (CDSSD-ICU): protocol of a multicentre, cluster randomized trial. PLOS ONE, 2023, 18(11):e0293950.

11. Rongrong Guo, Shan Zhang (co-first author), Saiying Yu, Xiangyu Li, Xinju Liu, Yanling Shen, Jinling Wei, and Ying Wu*. Inclusion of frailty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delirium predic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in the 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 (D-FRAIL): A prospective derivation and external validation coh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2023, 6;147:104582.

12. Shan Zhang, Mei-hua Ji, Shu Ding, Ying Wu*, Xin-wei Feng, Xiang-jun Tao, Wei-wei Liu, Rui-ying Ma, Fang-qin Wu, Yu-ling Chen. Inclusion of Interleukin-6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Postoperative Delirium Predictio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POD-CABG): A Derivation and Validation Study.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22 ,79(5):634-641.

13. Shan Zhang, Yuan Han, Qian Xiao, Haibin Li, Ying Wu. Effectiveness of bundle interventions on ICU delirium: a meta-analysis.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21, 49(2): 335-346.

14. Shan Zhang, Ying Wu, Ziyuan Fu, Yating Lu, Qingyu Wang, Mingxuan Liu.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Different Types of Cognitive Load (MDT-CL). 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 2020, 28(2): 277-285.

15. Shan Zhang, Xiangping Kong, Karen V. Lamb, Ying Wu. High nursing workload is a main associated factor of poor hand hygiene adherence in Beijing, China: an observation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Practice, 2019, e12720: Online.

16. 张山,陆观,刘璐,王慧莹,吴瑛*.基于PADIS指南的知识图谱构建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24,45(12):56-61

17. 彭婷婷, 邓珣, 吴瑛,张山*. 基于知识图谱的实施科学在临床实践指南转化中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4, 40(3):203-210

18. 张山, 刘璐, 丁舒, 韩斌如,吴瑛. 认知负荷在指南建议呈现方式和ICU护士谵妄护理措施执行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5, 41(2):128-134

19. 张山,刘璐,吴瑛,王艳玲*. 基于知识图谱的《急危重症高级护理实践》课程的数智化教学平台设计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25, 40(1):12-1

20. 刘璐,张山. 基于“i-PARIHS”框架的医护人员临床实践指南实施影响因素的范围综述[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5,32(3).

21. 张山, 刘璐, 吴瑛*. AI在危重症护理中的应用热点及发展趋势:一项文献计量学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5, 已接收

22. 张山,刘璐,吴瑛*. 基于Logistic回归和随机森林算法的重症监护室患者谵妄预测模型构建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25, 已接收

23. 张山,刘璐,丁舒,吴瑛*. 基于可视化分析的人工智能在老年谵妄中的研究热点及趋势[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5, 已接收

24. 张山,刘璐,吴瑛*.基于知识图谱的潜在剖面分析在护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及对护理教育的启示[J].卫生职业教育, 2025, 已接收

25. 张山,刘璐,丁舒,吴瑛*. 认知负荷在ICU护士感知任务复杂度和指南依从行为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 2025, 已接收

26. 邓珣,彭婷婷,刘璐,张山*. 基于可视化分析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体外循环中的研究热点及趋势[J].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5, 已接收

27. 张山,刘璐,丁舒,吴瑛*. 人工智能在我国护理教育中应用的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5, 已接收

28. 高天月, 彭婷婷, 张山*, 刘璐. 先天性心脏病产时手术的新生儿术后护理[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5, 已接收

29. 刘璐, 张山. 知识图谱的构建及对医学领域的应用启示[J].医学信息, 2025, 已接收

30.  张山,刘璐,吴瑛*. 基于知识图谱的《内科护理学》智慧服务平台的护理本科生需求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 2025, 已接收

31. 彭婷婷, 邓珣, 吴瑛,张山*. 基于知识图谱的实施科学在临床实践指南转化中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4, 40(3):203-210

32. 张山,刘璐,吴瑛*.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护理领域课程思政研究热点及趋势[J]. 卫生职业教育, 2024,42(05):146-150.

33. 宋丹彤,范华,吴瑛,张山*. 急诊护士认知负荷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24, 62(04):85-89.

34. 彭婷婷,邓珣,张山.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4,34(3):390-394.

35. 张山,刘璐,崔薇,吴瑛. 基于知识图谱的老年人内在能力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4,30(9):1167-1174.

36. 张山,吴瑛*. 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教学内容知识图谱的构建[J]. 中华护理教育, 2024,21(3):269-275.

37. 张山,吴瑛*. 临床实践指南依从性改善的干预方案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 2024,62(6):112-114

38. 彭婷婷,邓珣,吴瑛,张山*. 术后谵妄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作用[J].护理研究,2024,38(07):1190-1195.

39. 王萱,卢畅,张山*. 智能应答手环在护理工作中的需求分析与改进策略[J]. 当代护士,2024,31(7):141-144.

40. 张山,刘璐,邓珣,彭婷婷,吴瑛. 社区环境与老年人内在能力的关系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4,31(5):95-99.

41.  张山,刘璐,崔薇,吴瑛*. 基于知识图谱的ChatGPT应用研究热点及对护理教育的启示[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4,30(14):1933-1938.

42. 刘璐,张山. 基于i-PARIHS模式的临床实践指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医生,2024,62(15):119-122.

43. 那木娜,秦玲玲,吴瑛,张山*. 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4,30(19):2573-2578.

44. 刘璐,彭婷婷,邓珣,张山. 基于知识图谱的Implementation Science杂志发文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J]. 医学信息,2024,37(13):64-69.

45. 张山, 彭婷婷, 邓珣, 吴瑛. 不同饮酒类型对中老年人身体功能和抑郁发展轨迹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24,37(13):32-37,48.

46. 张山,高丽,王艳玲,吴芳琴,邓颖,冯新玮,施丽莎,赵树娟,王秋实,吴瑛*. 基于知识图谱的“四维”《内科护理学》智慧服务体系的构建[J].护士进修杂志, 2024, 39(15):1644-1649

47. 张山,刘璐,吴瑛*. 伞状Meta分析的实施步骤以及应用现状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2024,40(22):1751-1755. 

48. 何思源,刘璐,张山*.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虚拟现实技术在疼痛管理中的研究热点及趋势[J]. 现代临床护理,2024,23(7):46-53.

49. 张山,刘璐,吴瑛*. 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工智能在护理教学中的研究热点与趋势[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4, 40(30):2365-2371

50. 张山,刘璐,吴瑛*. 临床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4,30(28):3781-3786.

51. 邓珣, 彭婷婷, 刘璐, 张山*. 基于CiteSpace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改善医护人员依从性的研究热点及趋势[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4, 40(35):2781-2788

52. 刘璐,彭婷婷,邓珣,张山*. 基于知识图谱的实施科学三种类型研究设计的研究热点与趋势[J].医学信息, 2024, 37(20):28-33

53. 张山,刘璐,丁舒,吴瑛*. 2014-2024年基于知识图谱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研究热点及趋势[J].军事护理, 2024, 41(12):51-56

54. 张山,何思源,吴瑛. 护理领域PBL教学相关研究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文献计量学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23,41(22):113-117.

55. 张山,崔薇,吴瑛*. 基于指南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使用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3,39(13):1036-1041.

56. 张山,吴瑛*. 认知负荷理论在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护理教育, 2023,20(2):240-244.

57. 张山,何思源,吴瑛*.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军事护理, 2023, 40(3):5-9.  

58. 张山*,崔薇,吴瑛. 护理领域近十年发表的研究成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23):92-95,109.

59. 张山,崔薇,吴瑛*. 以智能化谵妄护理临床决策辅助支持系统为例探讨规则驱动的临床护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J]. 护理研究, 2022, 36(24): 4464-4468. 

60. 张山*,崔薇,吴瑛. ICU成年患者疼痛、躁动/镇静、谵妄、活动受限和睡眠紊乱预防及处理指南(2018版)谵妄部分解读[J]. 中国现代医生, 2022, 60(36): 116-119

61. 张山,吴瑛*,崔薇. 临床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在临床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中国护理管理,2022, 22(4):591-593.  

62. 张山, 崔薇,吴瑛*. 人工智能在老年照护中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22, 39(12): 47-50.  

63. 张山*. 重症监护病房谵妄预防及干预方案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22,20(26):3655-3658.

64. 张山*. 认知负荷理论在医疗护理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循证护理, 2022, 8(2):185-188.

65. 张山, 崔薇, 吴瑛*. 集束化干预方案预防谵妄有效性的Meta分析[J]. 全科护理, 2022, 20(4): 462-466.

66. 张山*, 吴瑛. 算法驱动的临床护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J]. 中国现代医生, 2022, 60(29): 97-99.

67. 张山*. 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基础[J]. 中国现代医生, 2022, 60(21):100-103. 

68. 张山*,崔薇,吴瑛. ABCDEF集束化措施的内涵及实施过程中的挑战[J]. 中国现代医生, 2022, 60(22):100-103.

69. 张山, 崔薇, 吴瑛. 移动健康技术在谵妄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 27(25): 3378-3381.

70. 张山, 韩媛, 吴瑛. ICU谵妄知识水平调查问卷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护理管理, 2020,20(1): 120-124. 

二、 参加国际会议(国际会议录用摘要)

1. Shan Zhang, Xiangping Kong, Ying Wu*. Over nursing workload is common and related to poor adherence of hand hygiene in Beijing China. ICN Congress 2017, Barcelona, Spain. Poster Presentation.

2. Shan Zhang, Yuan Han, Qian Xiao, Haibin Li, Ying Wu*. Effectiveness of bundle interventions on ICU delirium: a meta-analysis. ICN Congress 2021 - Nursing Around the World. Oral Presentation.

3. Shan Zhang, Mei-hua Ji, Ying Wu*. Impact of Delirium Intervention on Cognitive Load in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es: A Multi-center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ICN Congress 2021 - Nursing Around the World. Oral Presentation.

4. Shan Zhang, Mei-hua Ji, Ying Wu*. Development and Usability Evaluation of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isted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for Delirium (AI-AntiDelirium) in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ing informatics  international congress 2021. Oral Presentation.

三、 邀请学术报告

1. 张山. 中文版不同类型认知负荷测量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护理护理期刊优秀学术论文线上公益巡讲. 北京. 2020.11.20

2. 张山. 认知负荷在影响 ICU 护士谵妄护理依从性中的作用途径. 第五届华夏护理学与护理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暨2021现代护理论坛. 北京. 2021.10.15-17

3. 张山. 临床护理科研系统的构建实践——以智能化谵妄护理系统为例. 2022年第三十一期护理科研创新网络直播课程,护理科研创新网络学院. 北京. 2022.8.25

4. 张山. 人工智能赋能临床护理工作——智能化谵妄护理系统(AI-AntiDelirium). 护理学青年学者论坛暨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培训.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线上会议2023.07.02

5. 张山. 人工智能助力护理实践——以智能化谵妄护理系统为例. 第八届亚太国际急诊论坛暨湖南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成立大会. 湖南长沙,2023.7.14-7.16

6. 张山. 智慧护理助力急危重患者照护—以智能化谵妄护理系统为例.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智慧护理建设与中医护理融合发展创新培训班”.线上会议 2023.11.

7. 张山. 基于知识图谱的《内科护理学》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支气管哮喘为例. 2023年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护理学研究大会. 壁报交流, 海南海口,2023.11.3-5

8.张山. ICU护士谵妄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基于认知负荷理论 “开拓创新•引领发展—2023全国护理学学科建设大会暨护理学研究生高质量学位论文交流”会议组. 海南三亚. 2023.11.23-25

9. 张山. 护理智能决策辅助系统领域研究经验分享. 2023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第一期护理科研共识营. 北京. 2023.4.18

10. 张山. Development of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ssisted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for Delirium (AI-AntiDelirium) on Improving Nurses' Guideline Adherence in Intensive Care Unit. 第十三届中-德前沿科学研讨会. 上海. 2024.4.18-21.

11. 张山. 文献检索、阅读与管理. 北京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带教老师“护理综述论文”专题培训班. 北京. 2024.4.26

四、 获批专利

1. 吴瑛,张山,范环,杨芳宇,杨雪,韩媛,李宁,李超群. 一种基于谵妄动态预测模型的谵妄风险监测方法及系统. 发明专利 CN202010417659.2;首都医科大学;ZL 2020 1 0417659.2; 2023.2.7  

2. 吴瑛,张山,杨芳宇,杨雪,任幸,韩媛,肖艳艳,范环,李宁,李超群. 一种用于预防或干预谵妄的护理决策辅助方法及系统. 发明专利 CN202010417437.0; 首都医科大学; ZL 2020 1 0417437.0; 2023.9.11

3. 吴瑛,张山,杨芳宇,杨雪,韩媛,李宁,李超群. 一种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谵妄风险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 发明专利 CN202010417657.3;首都医科大学;ZL 2020 1 0417657.3; 2023.10.9  

4. 吴瑛,杨芳宇,任幸,张山,杨雪,韩媛,肖艳艳,李宁,李超群. 一种重症监护病房用的智能化谵妄评估系统及评估方法. 发明专利 CN202010417656.9;首都医科大学;ZL 2020 1 0417656.9; 2023.10.10

5. 吴瑛,韩媛,杨芳宇,张山,杨雪,肖艳艳,任幸,李宁,李超群. 基于谵妄意识模糊快速评估法的智能评估系统. 发明专利 CN202010417660.5; 首都医科大学; ZL 2020 1 0417660.5; 2023.11.10

6. 张山,张珊,张红赛,张静,李嘉悦. 一种用于输液器的倒扣固定器及输液器. 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号ZL 2022 2 3465521.3; 首都医科大学2023.7.21

五、 软件著作权

1. 吴瑛,张山,杨芳宇,杨雪,韩媛,范环.危重症病房谵妄智能化预防和护理决策支持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软著登字第7919455号 NO.08684135

2. 吴瑛,张山,韩媛,杨芳宇,杨雪. 基于谵妄意识模糊快速智能评估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软著登字第7919454号 NO.08684134

3. 吴瑛,张山,杨芳宇,任幸. 重症监护病房用智能化谵妄评估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软著登字第7919453号 NO.08684133

六、 重要奖项

1. 2024年,2024年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 “基于知识图谱的“四维”护理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模式改革” 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 首都医科大学

2. 2024年,“精品论文”——不同饮酒类型对中老年人身体功能和抑郁发展轨迹的影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北京长照公益基金会/《医学信息》编辑部

3. 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北京赛区 “智联椅靠”一多功能老年护理与健康监测集成床椅,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三等奖(指导老师)

4. 2024年,2024年首都医科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最佳教案奖

5. 2024年,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6. 2024年,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24年教学点评会暨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学院组 一等奖、最佳教学展示奖、最受学生欢迎奖

7. 2024年,2024年首都医科大学超越梦想”创新创业大赛 “智能陪伴”多功能老年护理床椅设计先行者  银奖 指导教师

8. 2023年,全国护理学研究生高质量论文《ICU护士谵妄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护理学学科评议组,高质量博士论文

9. 2022年,吴瑛、高丽、冯新玮、邓颖、赵树娟、张山. 《成人护理学》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优质本科教案,校级一等奖

10. 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课程思政授课比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优胜奖

11. 2022年,社区环境对于老年人内在能力的影响,优秀论文奖,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保健康复分会2022年学术年会

12. 2021年,智能化谵妄护理应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中获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组织委员会

13. 2021年,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未来之星”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