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金薇娜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3-10-11 导师主页
金薇娜 副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病学
神经免疫
wingkingweina@hotmail.com

金薇娜,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学士、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美国St. Joseph’s 医院和医学中心Barrow神经病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神经病学博士生导师,2021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研究方向与成果:通过脑卒中病人样本和相应动物模型研究神经系统免疫反应的特异性、衰老相关神经系统疾病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分子机制。共发表发表SCI文章51篇,作为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发表于Immunity、Nature Neuroscience、Stroke等。以第一执笔人于中华神经病学杂志发表《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检测专家共识(2022版)》。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重要学术论文:

1. Shi S, Xiu Y, Li Y, Shi K, Yuan M, Liu Q, Wang X, Jin WN*. CD4+ T cells aggravate acute hemorrhagic brain injury. Science Advances, 2023, In press. (通讯, 影响因子:14.957)

2. Zheng P, Xiu Y, Chen Z, Yuan M, Li Y, Wang N, Zhang B, Zhao X, Li M, Liu Q, Shi FD, Jin WN*. Group 2 innate lymphoid cells resolve neuroinflammation following cerebral ischaemia. Stroke Vasc Neurol. 2023, In press(通讯,影响因子:9.893)

3.  Zhang Z, Li Y, Jiang S, Shi FD, Shi K, Jin WN*. Targeting CCL5 signaling attenuates brain inflammation after seizure. 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 2023, In press(通讯,影响因子:7.035)

4. Zou M#, Feng Y#, Xiu Y, Li Y, Zhang Y, Fan J, Li H, Cao J, He W, Jin WN*. Pertussis toxin-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exacerbates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and ischaemic stroke in mice. Stroke Vasc Neurol. 2022 Feb;7(1):29-37. doi: 10.1136/svn-2021-000987. (通讯,影响因子:9.893)

5. Jin WN, Shi K, He W, Sun J, Van Kaer L, Shi FD, Q. Liu*. Neuroblast senescence in the aged brain augments natural killer cell cytotoxicity leading to impaired neurogenesis and cognition. Nat Neurosci. 2021 Jan;24(1):61-73. doi: 10.1038/s41593-020-00745-w. (第一, 影响因子:28.771)

6. Yang X, Tian DC, He W, Lv W, Fan J, Li H, Jin WN*, Meng X*.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aging for stem cell tracking in neurological diseases. Stroke Vasc Neurol. 2021 Mar;6(1):121-127. doi: 10.1136/svn-2020-000408.  (共同通讯, 影响因子:9.893)

7. Feng Y#, Li Y#, Zhang Y, Zhang BH, Zhao H, Zhao X, Shi FD, Jin WN*, Zhang XA*. miR-1224 contributes to ischemic stroke-mediated natural killer cell dysfunction by targeting Sp1 signaling. J Neuroinflammation. 2021 Jun 12;18(1):133. doi: 10.1186/s12974-021-02181-4。 (共同通讯,影响因子:9.587)

8. Chen J, Yang X, Zhang Y, Zheng P, Wei C, Mao Z, He W, Jin WN*. Reference values for plasma 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 (NfL) in healthy Chinese. Clin Chem Lab Med. 2020 Oct 19;59(4):e153-e156. doi: 10.1515/cclm-2020-1030. (通讯, 影响因子:8.490)

9. Jin WN, Gonzales R, Feng Y, Wood K, Chai Z, Dong JF, La Cava A, Shi FD, Liu Q. Brain ischemia induces diversified neuroantigen-specific T cell responses that exacerbate brain injury. Stroke. 2018;49(6):1471-1478.  (第一, 影响因子:10.170)

10. Jin WN, Ducruet AF, Liu Q, Shi S, Water M, Zou M, Sheth KN, Gonzales R, Shi FD. Activation of JAK/STAT3 restores natural killer cell function and improves immune defense after brain ischemia. FASEB J. 2018 Jan 8:fj201700962R. doi: 10.1096/fj.201700962R. (第一, 影响因子:5.834)

11. Zhang Z, Jiang S, Shi K, Li Y, Jin WN, Liu Q, Zhao T, Cheng H, Shi FD. Visualizing Seizure Propagation in Freely-moving Mice via Miniature Two-photon Microscopy. Neurosci Bull. 2022 Sep 26. doi: 10.1007/s12264-022-00947-1. (影响因子:5.271)


重要奖项:

2019年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脑卒中的免疫学研究”,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