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飞龙,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博士生导师,现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体外循环及机械循环辅助科主任。社会职务有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前主任委员、现常务委员,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执行主编等。
长期致力于心血管手术中重要脏器保护及心肺机械辅助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擅长心脏手术和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及体外生命支持,研究方向为“围体外循环期重要脏器保护”及“人工心肺支持”。
主持科研项目:
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iMSC-exos联合ECMO对重度ARDS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实验研究(KZ202210025031)
2)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基于精准温控条件下全心脏最优能量保存“目标导向”心肌保护技术的研发(首发2022-2Z-2061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良无泵型体外肺辅助技术对ARDS呼吸支持的实验研究(30570792)”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种非去极化型停跳液心肌保护作用及电生理机制实验研究”(30972866)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iPSC诱导分化及植入脱细胞基质构建生物人工肺脏研究”(31370993)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iPSc外泌体介导siRNA靶向沉默NLRP3炎性体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81670077)
7)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非去极化停跳液心肌保护作用机制”(7102131);
8)北京市科委“E-CPR临床治疗规范的初步研究”(Z131100006813006)
近五年发表SCI论文:
5. Liang Y, Hei FL, Guan YL. Electrical storm after correction of an uncomplicatedcongenital atrial septal defect in an adult: a case report. BMC CardiovascDisord. 2021 Jul 22;21(1):348
6. Liang Y, Wang W , Wang X, Hei FL, Guan YL. A single-center analysis of outcomes, riskfactors, and new valves in Asian patients treated with early transcatheter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Cardiovasc Diagn Ther. 2021 Aug;11(4):967-979.
7. Liang Y, Wang W , Wang X, Liu MZ , Hei FL, Guan YL. GeneralAnesthesia Increased the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Acute Kidney Injury in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Heart Surg Forum. 2021 Feb 8;24(1):E082-E100
8. Gao J, Ding CZ, Zhou JH, Wu G, Han ZM, Li JC, Hei FL. Propofol suppresses lungcancer tumorigenesis by modulating the circ-ERBB2/miR-7-5p/FOXM1 axis.ThoracCancer. 2021 Mar;12(6):824-834.
9. Zhang L, Hei FL.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 Are TheyAnother Therapeutic Method for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supported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20;202(11):1602-1603.
10. Zhang L, Hei FL. Emerging role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lung injury andinflammation.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2019 May;113: 108748.
11.Chen GL, Qiao YR, Ma JH, Wang JX, Hei FL, Yu J. 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Children of Asia Pacific: A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Organization Registry.Chin Med J (Engl) .2018 ,131(12):1436-1443
12.Ju ZH, Ma JH, Wang C, Yu J, Qiao Y, Hei FL. Effects ofpumpless extracorporeal lung assist on hemodynamics, gas exchange andinflammatory cascade response during experimental lung injury.exp ther med.2018, 15.1950-1958 DOI:10.3892/etm.2017.5656IF: 2.7 Q3 B4
13.Ma JH, Ju ZH, Yu J, Qiao YR, Hou CW, Wang C, Hei FL. Decellularized Rat Lung Scaffolds Using Sodium Lauryl Ether Sulfate for TissueEngineering.ASAIO J. ASAIO J. 2018,64:406-414
1.《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主编 Springer 出版 2023
2.《围手术期心脏麻醉与外科循证实践》 副主译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
3.《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撰写指南》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1
4.《体外循环习题及解析》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5.《机械循环支持(第一版)》 主译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 2013
6.《体外循环教程》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7.《体外循环原理与实践》 副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8.《ECMO手册》 副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9.《体外循环临床实践》 副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