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30年,主要擅长领域是抑郁焦虑障碍等常见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等。长期从事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和社会精神病学的研究,参与临床诊疗、科研、教学和社区管理及康复工作。多次参与或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级、市级、局级课题。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三十余篇,其中SCI六篇。主编、副主编、参编论著十余本。2009年获“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百层次人才资助。2022年获北京市卫生健康委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学科带头人资助。
1、 儿童青少年父母工作规范与适宜技术推广,北京市卫生健康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22年12月-2024年5月,BHTPP2022029,主持,在研
2、 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市卫生健康委,项目编号:学科带头人-01-30。2022年3月-2025年3月,主持,在研
3、 心智障碍人群家庭支持问卷编制的研究,2022年度中国残联研究课题(省部级项目)。2022年7月-2023年4月30日。22&ZC037,主持,结题
4、 电子服药依从性管理系统在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实效性整群随机对照研究,首都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及转化应用,2021年10月-2024年10月批准编号:Z211100002921038,主持,在研
5、 基于数据采集平台的抑郁症合并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识别及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疗效的评估,泰康溢彩公卫基金年度资助课题,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主持,在研
6、 北京市民政局委托项目,北京市精神卫生福利机构星级评定服务,2022年4月-10月,主持,结题
7、 老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规范与适宜技术推广,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2020.12-2021.12批准编号:BHTPP202016,主持,结题
8、 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项目,抑郁症防治方案制订项目,2020年-2021年(2021年2月2日签署协议),主持,结题
9、 心理健康服务单元模式在社区的推广应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2018.8-2019.12批准编号:2018-TG-83,主持,结题
10、 老年人科学健脑科普平台研发,市科委,2017.1-2018.6,批准编号:Z171100003317096,主持,结题
11、 精神卫生科普动画片《心理健康 生命阳光》,市科委,2017.1-2018.6,批准编号:Z171100003317177,主持,结题
12、 磁惊厥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ERP研究,市教委,2015.1-2017.12,批准编号KM201510025023 ,主持,结题
13、 精神分裂症风险行为及复发风险的预警评估及干预研究(子课题),北京市科委,省部级,2012.9-2015.12,主持,结题
14、 北京市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综合调查,市科委,参与(主要执行人),2009.6-2011.12
15、 职业人群心理健康促进指南编制,国家卫健委委托项目,执行人。2022年8月-2022年11月
1. Han Qi,Rui Liu,· Jia Zhou,Yuan Feng, Lei Feng,Zizhao Feng,Fang Yan,Investigating sleep quality and sleep hygiene awareness among Chinese adults: an association and network analysis study,Sleep and Breathing,2023,https://doi.org/10.1007/s11325-023-02798-0,online(2023.3.4),Q3,Q4,IF=2.655
2. 齐涵,贾鹏举,王春燕,胡维明,付晨光,夏晨妮,姜 涛,吴曼琴,王学好,张长春,闫芳(通讯作者),心理健康教育对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3,44(1):27-34
3. 徐建库、王学好、闫芳(通讯作者),职业倦怠基层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态和社会支持的关联,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2,36(12):1068-1073
4. 齐涵; 冯媛; 肖乐; 陈旭; 周晶晶; 西英俊; 李玉青; 闫芳(通讯作者); 王刚,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市疾控人员情绪状态的定性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1,35(11):972-976
5. 齐 涵,白冰儿,刘松怀,西英俊,金文青,李玉青,闫 芳(通讯作者),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制定北京市社会心理咨询标准服务评价指标,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1,42(4):582-587
6. 靳玉宏; 仪玉伟; 陈博; 闫芳(通讯作者),北京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相关因素分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6):1014-1017,1035
7. 周芯蕾,刘静,李玉青,闫芳(通讯作者),2019 年北京市心理咨询专职人员职业状态现况调查,首都公共卫生,2021,(15)3:125-128
8. 何锐,李文秀,梁茵,盛笑莹,闫芳(通讯作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北京市海淀区常住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首都公共卫生,2021,(15)2:60-65
9. 仪玉伟,闫芳(通讯作者),靳玉宏,肖存利,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1,42(2):323-327。
10. 仪玉伟,闫芳(通讯作者),靳玉宏,肖存利,薛江丽,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评估量表编制及信效度研究,精神医学杂志,2021,34( 1):1-5
11. 刘秀军,张本娜,李园园,闫芳(通讯作者),北京市通州区6-16岁儿童行为问题调查,首都公共卫生,2021,(15)1:8-12
12. 徐秋月、许莹、闫芳,2015-2018年北京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因分析,首都公共卫生. 2020,14(5):250-252
13. 闫芳、李玉青、齐涵、屈威 ,谭淑平, 任艳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北京市居民焦虑状态分析,首都公共卫生,2020,14(3):140-144.
14. 刘丹、任艳萍、李玉青、于欣、屈威、王志仁、谭云龙、田宝朋、杨甫德、闫芳(并列通讯作者)、谭淑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期中国居民心理健康状况网络现况调查,中华精神科杂志,2020,53(3):181-189
15. 许莹、徐秋月、闫芳,北京市基层精神卫生防治人员职业倦怠的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33(07):559-560
16. 陈云;李斌;黄庆之;周芯蕾;王星月;闫芳,北京市2015—2017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服药参与及财政投入情况调查,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2):57-61
17. Fang Yan,Yang Yang,Qingzhi Huang,Yun Chen,Peiqi Jia,Wendong Chen and Xin Ma,cost-effectiveness of a free drug program for schizophrenia in Beijing,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2019, vol. 65, issue 1, 28-37 ,IF 1.439分。
Int J Soc Psychiatry . 2019 Feb;65(1):28-37.
doi: 10.1177/0020764018815200 IF: 10.461 Q1 . Epub 2018 Nov 30.
18. 闫芳;马辛;郭红利;徐秋月;吴晓梅;李小强;朱虹;郭晓兵;杨杨;刘竞;李鹏;曹欣冬;李海英;李振波;王萍。2010年北京市精神障碍患病率及社会人口学因素分析,中华精神科杂志,2017,50(6):458-465
19. 陈云;李振波;徐秋月;黄庆之;闫芳;杨扬.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服药参与情况及财政投入分析[J].首都公共卫生, 2016, 10(4): 186-188.
20. 陈云;李振波;梁月竹;徐秋月;王彤;李斌;黄庆之;闫芳. 北京市严重精神障碍免费服药服务模式对患者和财政的影响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6):1879-1881.
21. Liu J, Yan F(并列第一作者), Ma X, et al. Jing Liu1, Fang Yan1, Xin Ma1, Hong-Li Guo1, Yi-Lang Tang1,2, Jeffrey J. Rakofsky2, Xiao-Mei Wu1, Xiao-Qiang Li 1, Hong Zhu1, Xiao-Bing Guo1, Yang Yang1, Peng Li1, Xin-Dong Cao1, Hai-Ying Li1, Zhen-Bo Li1, Ping Wang1, Qiu-Yue XuPrevalence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es: Results of a representative household epidemiological survey in Beijing, China[J]. J Affect Disord, 2015,179:74-81. DOI: 10.1016/j.jad.2015.03.009. (3.892)
22. Yan F, Xiang Y T, Hou Y Z, et al. Suicide attempt and suicidal ideation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correlate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hinese schizophrenia patients[J].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2013,48(3):447-454.(3.335)
主要著作
1、 参编,简明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2.
2、 精神病学(第3版/研究生),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参编分离性障碍、康复精神医学章节
3、 参编,精神病学(第4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北京,2019.
4、 副主编,社区精神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4.
5、 副主编,见招拆招-专家谈心理保健,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6
6、 副主编,社区精神卫生,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9
7、 主编,疾控人员心理防护手册,知识产权出版社,北京,202101,ISDN978-7-5130-7315-8
8、 参编,心理防疫百问百答(4500字),知识产权出版社,北京,2020
9、 参编,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6000字),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20
10、 参编,全科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1月,3.8万字。
11、 参编,逆行者心理防护手册(5000字),应急管理出版社,2021.3.1,ISBN978-7-5020-8026-6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