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副主任。主要从事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临床及科学研究工作,研究内容包括: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临床研究、脑血管病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介入手术机器人,执笔《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5》;《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8》;《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23》,在国内外发表多篇研究论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等科研课题,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奖。
1.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编号:2018AAA0102600):基于异构融合计算模型与架构的心脑血管诊疗人机协同介入技术智能平台。起止年限:2019/12-2023/12,经费:3808万元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编号:62272325):小样本多模融合的脑动脉狭窄精准诊断和治疗评估关键技术研究。起止年限:2023.01-2026.12;经费:54万元
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编号:Z220016):基于多模影像智能计算与数字手术的脑动脉闭塞诊疗辅助决策研究。起止年限:2022.10- 2026.10;经费:300万元
4. 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课题(编号:Z18110000171837):急性基底动脉闭塞侧支循环开放与血管内开通治疗。起止年限:2018/6-2021/5,经费:16万元
近五年发表相关专业论文
1.Gao F*, Sun X, Zhang H, Ma N, Mo D, Miao Z. Endovascular Recanalization for Nonacute In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Occlusion According to a New Classification. Stroke. 2020 Nov;51(11):3340-3343.PMID: 32838672 DOI: 10.1161/STROKEAHA.120.030440.
2.Gao F*, Tong X, Sun X, Miao Z. A New Angiographic Collateral Grading System for Acute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Treated with Endovascular Therapy. Transl Stroke Res. 2021 Aug;12(4):559-568.PMID: 32986220 DOI: 10.1007/s12975-020-00856-3.
3.Gao F*, Guo X, Han J, Sun X, Zhou Z, Miao Z. Endovascular recanalization for symptomatic non-acut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proposal of a new angiographic classification. J Neurointerv Surg. 2021 Oct;13(10):900-905. PMID: 33122350 DOI: 10.1136/neurintsurg-2020-016692.
4.Gao F*, Han J, Guo X, Sun X, Ma N, Miao Z. Endovascular recanalization for non-acute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s with progressive or recurrent ischemic symptoms: a multicenter clinical experience. J Neurointerv Surg. 2022 Feb;14(2):133-137. PMID: 33674396 DOI: 10.1136/neurintsurg-2020-017213.
5.Gao F*, Guo X, Sun X, Liu Y, Wu Y, Miao Z. Dual-roadmap guidance for endovascular recanalization of medically refractory non-acute intracranial arterial occlusions: consecutive multicenter series and technical review. J Neurointerv Surg. 2021 Oct;13(10):889-893. PMID: 33106320 DOI: 10.1136/neurintsurg-2020-016754 Epub 2020 Oct 26
6.Gao F*, Zheng HB J, Guo X, Sun X, Miao Z. A novel angiographic classification for the endovascular recanalization of symptomatic nonacute ex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occlusion. J Neurointerv Surg. 2022 Mar;14(3):210-214.PMID: 33722973. DOI: 10.1136/neurintsurg-2021-017283.
7.Gao F*, Sun X, Guo X, Li D, Xu GD, Miao ZR. Endovascular Recanalization of Symptomatic Nonacute In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Proposal of a New Angiographic Classification.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21 Jan;42(2):299-305. PMID: 33361380 DOI: 10.3174/ajnr.A6928
8.Huijun Zhang, Jianjia Han, Xuan Sun, Zhongrong Miao, Xu Guo, Guodong Xu, Yaxuan Sun, Chao Wen, Chaobin Wang, Yingchun Wu, Yaoming Xu, Yuanfei Jiang, Shiyong Zhang, Chao Liu, Di Li, Yan Liu, Chenghua Xu, Gao F*. Endovascular Recanalization and Standard Medical Management for Symptomatic Non-acute Intracranial Artery Occlusion: Study Protocol for a Non-randomized, 24-Month, Multicenter Study. Front Neurol. 2021 Sep 28;12:729534.MID: 34650509 PMCID: PMC8506001.DOI: 10.3389/fneur.2021.729534
9.Deng Y, Ma G, Dong Q, Sun X, Liu L, Miao Z, Gao F*. Overexpression of miR-224-3p alleviates apoptosis from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by targeting FIP200. J Cell Biochem. 2019 Oct;120(10):17151-17158.PMID: 31134677 DOI: 10.1002/jcb.28975
10.Deng Y, Wang L, Sun X, Liu L, Zhu M, Wang C, Sui B, Shen M, Gu W, Mo D, Ma N, Song L, Li X, Huo X, Miao Z, Chen D, Gao F*. Association Between Cerebral Hypoperfusion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Vertebra-Basilar Stenosis. Front Psychiatry. 2018 Sep 26;9:455.1-8.PMID: 30319462 DOI: 10.3389/fpsyt.2018.00455
11.郭旭 孙瑄 马宁 莫大鹏 宋立刚 刘恋 霍晓川 邓一鸣 徐晓彤 缪中荣 高峰*. 基于一种新闭塞分型系统的大脑中动脉非急性期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年7月 17(7)358-364.
12.李晓青,高原,高峰*.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技术培训模式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培训班经验介绍. 《中国卒中杂志》2021年6月 第16卷 第6期 635-637
13.佟旭 孙瑄 王伊龙 王文志 缪中荣 高峰*. 新型DSA侧支量表用于预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单中心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1,55(2) : 173-179. DOI: 10.3760/cma.j.cn112149-20200208-00113
14.孙瑄 马宁 莫大鹏 宋立刚 刘恋 霍晓川 邓一鸣 徐晓彤 缪中荣 高峰*. 基于一种新闭塞分型标准的颈内动脉闭塞非急性期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1,55(5) : 478-483. DOI: 10.3760/cma.j.cn112149-20200514-00687
重要奖项
1. 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12月,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支架成形术研究,获奖人:1姜卫剑、2杜彬、3戴建平 、4王拥军、 5金旻 、6徐晓彤、 7董可辉、8高峰、9马宁、10王清河、11王桂红、12、龚浠平,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
2. 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1年12月,国人颅内动脉狭窄现状与支架成形术的关键技术和临床应用,获奖人:1姜卫剑、2黄家星、3杜彬、4戴建平 、5高峰 、6王浩中、7梁惠康、8高峰、9、董可辉、10金旻、11徐晓彤、12马宁
3.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2015年2月,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风险评估与防治优化新策略,获奖人:1王拥军,2赵性泉,3王伊龙,4刘丽萍,5缪中荣,6黄家星,7高培毅,8王春雪,9马宁,10濮月华,11高峰,12莫大鹏,13贾茜,14王春娟,15荆京
4、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优秀中青年专家奖, 2017年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