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李彬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3-10-13 导师主页
李彬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针灸推拿学
针灸治疗疼痛类疾病、代谢病、脑病的临床和机制研究
libin@bjzhongyi.com

李彬,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首都中青年名中医、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现任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针灸神经调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针灸重点学科/重点专科负责人。2023年当选针灸界最高的学术团体-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是中医界一级学会中为数不多的“70后”。同时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火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学科与学术工作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北京针灸学会副会长等。曾跟随国医大师贺普仁、国家级名老中医周德安学习。近5年获得省部级成果1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14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SCI累计影响因子达58.558;主持制定操作规范5项,申报专利6项。出版专著5部,其中主编“十三五”创新教材《贺普仁针灸学》、参编“十四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北京市科委计划项目,Z171100001017033,首都特色——针刺预防性治疗慢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现已完成)

2.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北京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JJ2018-53,针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现已完成)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9YFC11709703,“宣阳解郁,通络止痛”法防治偏头痛的循证评价及机制研究(现已完成)

4.中医药针灸作为外交名片促进北京与德黑兰友好城市传统医学合作应用模式的研究(现已完成)

5.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2019XZZX-ZJ002,针灸治疗优势病的循证研究(在研)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82074547,“温通法”火针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归巢介导巨噬细胞极化干预膝骨关节炎的机制研究(在研)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82074547,基于巨噬细胞(M2d型)介导软骨下骨H型血管增生探讨“温通法”火 针治疗KOA的机制研究 (在研)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在研)

9.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BJZKLC0008,2022年度北京中医药“十四五”重点专科项目任务书(领超类)(在研)

1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32271,基于 HIF-1α/S1P/S1PR3 介导巨噬细胞极化探讨电热针治疗肥 胖的机制研究(在研)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近5年获得省部级成果1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14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SCI累计影响因子达58.558;主持制定操作规范5项,申报专利6项。出版专著5部,其中主编“十三五”创新教材《贺普仁针灸学》、参编“十四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

一、代表性论文

1.Wei J, Liu L, Li Z, Lyu T, Zhao L, Xu X, Song Y, Dai Y, Li B. Fire Needling Acupuncture Suppresses Cartilage Damage by Mediating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in Mice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J Pain Res. 2022 Apr 13;15:1071-1082. 

2.Liu L, Li W, Wang L, Gong P, Lyu T, Liu D, Zhang Y, Guo Y, Liu X, Tang M, Hu H, Liu C, Li B. Proteomic and metabolomic profiling of acupuncture for migraine reveals a correlative link via energy metabolism. Front Neurosci. 2022 Sep 29;16:1013328. 

3.Liu L, Zhang CS, Liu HL, He F, Lyu TL, Zeng L, Zhao LP, Wang MN, Qu ZY, Nie LM, Guo J, Zhang XZ, Lu YH, Wang KL, Li B, Jing XH, Wang LP. Acupuncture for menstruation-related migraine prophylaxis: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Front Neurosci. 2022 Aug 26;16:992577. 

4.Fan Z, Bin L. Will Sirtuin 2 Be a Promising Target for Neuroinflammatory Disorders? Front Cell Neurosci. 2022 Jun 22;16:915587. 

5.刘璐,吕天丽,聂利敏等.通过表面肌电图技术观察贺氏三通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J].针刺研究,2022,47(03):256-261.

6.付渊博,陈俊伟,李彬等.火针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及对相关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1,41(05):493-497.

7.喻珮,刘璐,张帆等.针刺治疗肥胖症之“调气通浊,畅达阳明”理论探讨[J].中医杂志,2020,61(13):1146-1150.

8.赵洛鹏,刘璐,王一战等.火针疗法的“破”和“立”作用及临床应用初探[J].中医杂志,2019,60(14):1255-1257.

二、代表性论著

1.贺普仁点评《针灸秘法全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11

2.《贺普仁针灸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07

3.《针灸治疗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编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06

4.《 贺普仁火针疗法》,副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5

5.《周德安针灸六治》,编委,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5

三、代表性获奖

1.贺氏火针疗法及临床应用研究,201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NO.2017中-3-003-02,201711。

2.市区镇村一体化中医医联体对推进分级诊疗的研究,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政策研究奖,2016ZC-02,201612。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