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院-马骋宇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9-10 导师主页
马骋宇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公共卫生学院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智慧医疗、互联网医疗,医疗保障、卫生政策
machengyu@hotmail.com

马骋宇,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主要研究领域卫生政策,卫生信息管理,互联网医疗。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曾获得华夏医学奖卫生管理奖、第十三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优秀社会调查成果一等奖。担任国家支付方式改革DIP试点专家,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理事,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公共卫生经济专委会委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保险专委会委员,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支付改革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代表性学术论文:

1)Liao W, Ma C, Liu X, Sun Z. The Chain Mediation Role of Self-Efficacy,  Health Literacy,  and Physical Exercis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Use and Older Adults’ Health: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Study. J Med Internet Res 2025;27:e73242 

2)   Wu M, Xue Y, Ma C.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Digital Divide and Health Inequalities Among Older Adults in Chin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Cross-Sectional Survey. J Med Internet Res 2025;27:e62645.

3) 马骋宇,吴海锋,张毓辉,等.健康咨询对话式人工智能应用实践指南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5,18(04):66-73.

4) 孙婧怡,马骋宇.我国互联网医院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基于TOE框架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25,45(07):75-81.

5)Yang Y, Ma C*, Liu H. The beauty premium: Physicians’ facial expressions and patients’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behavior in online health communities[J].Health Policy and Technology,2024,13(4):100895.

6)Yang Y , Ma C*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nd health digital divide among urban residents: Evidence from a population-based survey in China.[J].Digital health. 2024, 10, e101020552076241271812..

7)Zhang S , Ma C*. How has the COVID-19 pandemic affected the utilisation of online consultation and face-to-face medical treatment? An interrupted time-series study in Beijing, China[J]. BMJ Open,2023;13:e062272.

8)Wu M , Li Y and Ma C*. Patients’ choice preferences for specialist outpatient online consultations: A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J].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2023, 10:1075146.

9)杨彦彬,马骋宇*.国内外健康数字鸿沟的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24,41(03):154-166.(CSSCI期刊)

10)马骋宇*,刘乾坤. 移动健康应用程序的隐私政策评价及实证研究.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07):46-55.(CSSCI期刊)

11)伍梦秋,李与涵,马骋宇.基于离散选择实验的医生互联网诊疗服务选择偏好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3,16(02):22-28.

12)马骋宇,开通在线医疗服务会影响医生的线下服务量及诊疗收入吗?——基于PSM-DID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1,14(09):47-53.

13)马骋宇*.促进在线医疗与传统医疗融合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1-23(006).

14)马骋宇*,王启桢.在线医疗服务平台医生采纳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8,11(06):68-73.

15)马骋宇*.在线医疗社区服务利用及转化研究——以好大夫在线为例.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9(11):70-73.

著作/译著:

1)《在线医疗服务:发展、影响与挑战》主编  法律出版社  202208

2)《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参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12

3)《欧洲DRGs·医院通往透明、高效、品质的必由之路》参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12

4)《北京市村级卫生人力资源与地理标图调查报告》主编,北京出版社,202212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