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郭金成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3-10-25 导师主页
郭金成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内科学(心血管病) ,内科学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
guojcmd@126.com

硕士招生专业

1
内科学
2024
1
专业学位硕士
心血管病

1.工作经历

1990年7月-1994年8月        北京通州潞河医院内科  住院医师

1998年1月-2011年12月      北京通州潞河医院心内科  导管室主任

2000年11月-2006年11月   北京通州潞河医院心内科 副主任医师

2006年11月-至今                北京通州潞河医院心内科   主任医师

2.教育经历

1985年8月-1990年7月        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     学士学位

1994年9月-1997年7月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硕士学位                                                

2002年9月-2005年7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 博士研究生

2004年7月-2005年7月        澳洲Epworth医院研修心脏介入

2010年9月-2010年12月      美国德州心脏中心研修

3.社会任职

美国SCAI会员、CMIT会议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痛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秘书长等

4.专业方向  

   主要从事冠心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工作,重点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腔内影像学检查和介入治疗。

5.成果  

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或SCI论文80余篇,参与编写著作4部。在国际会议上报告(ESC,TCT,PCR等)16次。第一作者承担北京市课题4项、通州区课题6项,合作课题15项。获通州区科学技术一等奖3次、二等奖7次、三等奖2次。2008年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和201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经远端桡动脉行急诊PCI预防桡动脉闭塞随机对照试验  首发专项 (编号2022-2-7086),2022.1-2023.12

2. 经皮桡动脉优先行IRA介入治疗对MI再灌注时间的影响  首发专项 (编号2018-2-7082),2018.1-2020.12 

3. 经皮桡动脉单根指引导管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  首发专项(编号2011707101) 2012.6-2014.12  

4.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后预测心肌无再流危险评分 北京市科委(编号Z131107002213073)  2013.6-2016.6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1. 1.  Guo J, Li Z, Wu Y. ST-Segment Elevation Followed by de Winter Electrocardiogram Pattern in a Patient With Chest Pain. JAMA Intern Med. 2023 Aug 1;183(8):873-874. .
  2. 2.Li Z, Tang Z, Wang Y, et al. Impactof prediabetes and duration of diabetes on radial artery atherosclerosis in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tients: A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tudy. DiabVasc Dis Res. 2022; 19: 14791641221078108.
  3. 3.Li Z, Tang Z, Wang Y, et al. Assessment of radial arteryatherosclerosi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tients: an in vivo study using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22; 22: 120.
  4. 4.Wang Y, Li Z,Guo J. Percutaneous treatment of iatrogenic radial arterypseudoaneurysms using percutaneous thrombin injection. Eur Heart J Case Rep.2022; 6: ytac165.
  5. 5.Guo J, Chen J, Wang G, et al. Plaque characteristics in patients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early spontaneousreperfusion. EuroIntervention. 2021; 17: e664-e671.
  6. 6.Niu D, Guo J,Song J. Guidezilla-Assisted Tracking of Guide Catheterfor Tortuous and Angulated Subclavian-Brachiocephalic Artery During TransradialIntervention. J Invasive Cardiol. 2020; 32: E377.
  7. 7.Liu Z, Wang G, Niu D, et al. Bivalirudin vs. Heparin on RadialArtery Thrombosis during 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 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 Study. J Interv Cardiol. 2020; 2020: 7905021.
  8. 8.Liu Z, Niu D,Guo J. Radial Artery Spiral Dissection Confirmed by OCTWithout Guidewire Shadow. J Invasive Cardiol. 2020; 32: E102.
  9. 9. Guo J,Song J. A Hydrophilic-Wire InducedVascular Perforation Causing Mediastinal Hematoma During Transradial CoronaryIntervention. J Invasive Cardiol. 2019; 31: E96.
  10. 10.  周生辉, 柳子静, 李紫旋,等.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院内死亡危险因[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2; 20: 602-607.
  11. 11. 柳子静, 李紫旋, 王雨杰, 等. 年龄及性别因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的影响[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 24: 29-33.
  12. 12.李紫旋, 王雨杰, 柳子静,等. 老年患者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及影响因[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 24: 229-232.
  13. 13.李紫旋, 王雨杰,郭金成. 冠状动脉愈合斑块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2;43: 488-491.
  14. 14.王国忠, 华琦, 柳子静, 等. 经桡动脉应用单根JL3.5指引导管完成心电图指导下罪犯血管急诊介入治疗对心肌梗死门囊时间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 19: 1011-1017.
  15. 15.温宇梅, 郭金成, 李萍, 等. 呈de Winter型心电图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 20: 868-872.
  16. 16.柳子静, 牛丹, 李紫旋, 等. 经桡动脉路径行CAG或PCI术中桡动脉血栓形成情况及其危险因[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 49: 37-42.
  17. 17.齐淑媛, 闫蕊, 柳子静, 等. 非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对急诊介入门囊时间的影响[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0; 18: 502-506.
  18. 18.柳子静, 齐淑媛, 闫蕊, 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国内外急性心肌梗死诊治策略的影响[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0; 18: 527-531.
  19. 19. 牛丹, 华琦, 柳子静,等. 首次和重复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无鞘区急慢性损伤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比较[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0; 41: 464-469.
  20. 20. 牛丹,郭金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价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桡动脉结构的影响[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9,17(6):497-499
  21. 21. 牛丹, 华琦, 柳子静, 等.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急慢性损伤的评估[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9; 40: 383-388.
  22. 22. 杨婧,王国忠,甘舜进,等. 静脉注射尼可地尔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和慢血流的影响[J]. 临床内科杂志,2018,35(1):20-23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