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院-张柠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3-10-19 导师主页
张柠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公共卫生学院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管理与卫生政策、医院管理
cufestat@163.com

张柠,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卫生政策、卫生规划、医院管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及承担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医管中心等委托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继续教育教材1部,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研究成果被局级以上单位采纳8项,其中,获市领导批示2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兼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理事、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委员会青年统计学家协会理事、北京应用统计学会副秘书长等。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健康整合理念下县域医共体总额付费方式构建及支撑策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1-2024.12,在研,48万元;

2.北京市医疗机构上下联动作用机制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9.1-2021.12,已结题,15万元;

3.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路径优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16.1-2019.12,已结题,10万元;

4.分级诊疗背景下北京市公立三级医院医事服务费模拟测算研究,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7.1-2019.12,已结题,8万元;

5.北京市区域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的管理模式研究,北京社科重点项目,2015.1-2017.12月,已结题,12万元;

6.北京市新农合适宜补偿比变动区间的实证研究,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项目,2013.1-2015.12, 已结题,15万元;

7.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效应实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2.1-2014.12, 已结题,17万元;

8.市级统筹背景下北京市新农合补偿方案设计研究,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重点项目,2012.5-2013.12, 已结题,5万元;

9.北京市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提高的路径研究,北京市教委社科面上项目,2012.5-2014.5, 已结题,5万元;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的预测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2010.1-2012.12, 已结题,5万元;

11.北京东部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委托项目,2016年,已结题,30万元;

12.通州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通州区卫生计生委委托项目,2016年,已结题,9万元;

13.北京市优质医疗资源配置的充分性与均衡性研究,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委托项目,2017年,已结题,46万元;

14.石景山区“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石景山区卫生计生委委托项目,2018年,已结题,5万元;

15.北京市医管局“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北京市医管局委托项目,2018年,已结题,12万元;

16.北京市医管局“十三五”规划终末评估,北京市医管中心委托项目,2020年,已结题,10万元;

17.通州区卫生健康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通州区卫健委委托项目,2020.3-2021.6,已结题,20万元;

18.北京市医疗服务体系优化研究,北京市发改委委托项目,2021.3-2021.12,已结题,10万元;

19.平台企业参与互联网医院建设的路径研究,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委托项目,2021.7-2021.12,已结题,20万元;

20.北京市属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年度监测项目,北京市医管中心委托项目,2021.3-2022.12,在研,20万元。

21.北京市属医院门诊服务流程优化研究,北京市医管中心委托项目,2022.11-2023,12,在研,28.36万元。

22.北京市石景山区“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研究,北京市石景山区卫健委委托项目,2023.5-2023.8,已结题,10万元。

23.北京市西城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模式研究,北京市西城区卫健委委托项目,2023.6-2023.12,在研,20万元。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1.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医院,2011,15(10),第一作者;

2.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需求调查分析,中国医院,2011,15(11),第一作者;

3.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在医疗服务需求预测中的应用, 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0),第一作者;

4.北方某特大城市三甲医院门诊就诊人群调查分析,中国医院管理, 2011,31(11),第一作者;

5.农村患者医疗费用变化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2),第一作者;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门诊医疗服务利用影响的分析, 中国卫生经济, 2011,30(10),独立作者;

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控制策略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25(10),第一作者;

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健康影响的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1),第一作者;

9.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效果调查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2),通讯作者;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变动趋势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07),第一作者;

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控制研究,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02), 第一作者;

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实际补偿比适宜性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03),第一作者;

13.国外医疗服务体系对完善我国分级诊疗体系的启示与借鉴,中国医院,2015,19(08), 通讯作者;

14.基于健康需求模型的我国成年人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医学与社会,2015,28(07),通讯作者;

15.国外专科医师制度对我国专科医师培养与管理的启示,医学与社会,2016,29(09),通讯作者;

16.医联体服务模式下慢性病患者社区首诊意愿分析,2017, 20(36),中国全科医学,通讯作者;

17.北京市朝阳区城区和近郊区慢性病患者社区就诊情况对比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6),通讯作者;

18.北京市卫生资源投入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动态计量分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8, 34(12),独立作者;

19.美国捆绑式支付方式对完善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启示,中国卫生经济,2019, 38(2),通讯作者;

20.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三级医院门急诊患者医疗费用影响的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19, 36(6),通讯作者;

21.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基于B专科医院与Z综合医院的有关数据,医学教育管理,2019,5(01),通讯作者;

22.医联体背景下北京市 C 区社区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与培训需求调查,中华全科医学,2020, 18(2),通讯作者;

23.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北京市通州区医疗机构布局研究,中国医院,2020, 24(3),通讯作者;

24.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某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医学与社会,2020, 33(4),通讯作者;

25.北京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某三甲医院经济运行质量的影响研究,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6),通讯作者

26.北京某高校附属口腔专科医院2016-2018年员工满意度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国医院,2020, 24(11),通讯作者;

27.基于管理协同理论的国内外医疗机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分析,中国医院,2021,25(02),通讯作者;

28.基于秩和比法的基层卫生院托管效果综合评价研究,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1,38(05) ,通讯作者;

29.区办市管模式下医务人员被长期派遣工作意愿研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1,37(07),通讯作者;

30.医院托管模式对服务能力提升影响研究——基于被托管医院视角,医学教育管理,2022,8(02),通讯作者;

31.非首都功能疏解前后通州区三级医院空间可达性分析,医学教育管理,2022,8(03),通讯作者;

32.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有效性分析,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23,42(01),通讯作者;

33.  北京市老年人网上预约挂号满意度及难点对策研究,中国医院,2022,26(10),通讯作者。

成果获奖:

1.北京市区域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的管理模式研究,2018年获北京市第十三届优秀调查研究成果二等奖,颁奖机构: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排名:1/10。

2.完善北京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对策建议,2020年获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机构: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排名:2/5。

3.北京市区域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状况调研,2015年获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优秀项目 一等奖,颁奖机构: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排名:1/3。

4. 北京市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标图兜底调查报告,2014年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颁奖机构: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排名:4/7。

5.医改背景下首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2014年获北京市第十一届优秀调研成果奖 一等奖,颁奖机构: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排名:4/7。

6.北京市老年人网上预约挂号满意度与难点对策研究,获2021年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本人获指导教师教师奖。

7.患者就医体验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获“青创北京”2023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本人获指导教师奖。

8. 北京市医疗机构上下联动作用机制研究,获2022年北京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颁奖机构:北京医学会,排名:1/10。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