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瓣膜中心副主任、博士导师、教授,长期在心脏瓣膜修复、微创手术、介入瓣膜手术技术研究,在国内首先完成自体心包模具化主动脉瓣成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率先同时开展心尖、股动脉TAVI介入瓣膜手术技术,每年逾百例,建立全国性培训基地,组建国内首个开展心脏四大瓣膜介入技术中心。国际上创新性研发二尖瓣、三尖瓣生物瓣毁损的介入瓣中瓣治疗技术,赴俄罗斯和加拿大开展微创介入瓣膜手术带教,积极推动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瓣膜技术走向世界。同时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外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外分会结构心脏病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心外分会心律失常委员会副主委、亚洲心脏瓣膜学会中国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瓣膜病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北京医师协会心外科分会理事、国际心肺移植学会ISHLT委员、亚洲心胸外科医师协会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常委、首都医科大学心脏外科学系委员。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等8种杂志编委或审稿人。
近五年主持的科研项目:
1.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心脏瓣膜术后华法林新型抗凝管理模式研究
2. 北京市教委重点课题:在体生物瓣毁损机制研究
3. 国自然重点课题,心肌钙稳态和失衡的生理和病理机制
4 首发基金项目:微创瓣中瓣介入治疗二尖瓣生物瓣损毁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5.科技部重大项目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项目/子课题:老年瓣膜病术后微血栓检测和优化抗栓治疗策略研究
科研成果水平:多年来持续深入研究瓣膜修复技术、微创介入瓣膜手术创新,包括瓣膜钙化机制、心衰分子早期机制、实时三维超声辅助技术、术中虚拟影像融合技术等,国内领先。创新性提出风湿性二尖瓣修复和病理三分型。率先完成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成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
科技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效果:国内率先开展介入瓣膜置换手术,组建国内首个开展心脏四大瓣膜介入技术培训基地。组建国内首个面向国际的心脏瓣膜修复培训中心,联合AATS开展规范化瓣膜修复技术培训并颁发资质证书。主持科技部项目等12项。与国际知名学术中心和专家保持密切学术交流。在危重症TAVI技术等居于国内领先。创新性研发二尖瓣、三尖瓣生物瓣毁损的介入瓣中瓣治疗技术。率先进行虚拟影像融合技术辅助进行心脏瓣膜介入手术。受邀赴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外进行微创介入瓣膜手术演示,积极推动国产瓣膜技术走向世界。最早建立专业心外科瓣膜病数据库、患者随诊APP系统,并与神州数码合作进行商业化推广。发表研究论文一百余篇,主编专著3部。
主编和参编书籍:
主编:《心血管外科临床速查》,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心脏外科实践精要》,科学出版社,2020
参编:曲张义教授主编《细胞因子学》;姚志发教授主编《心肺移植手术学》;王京生教授主编《冠心病的外科治疗》;周玉杰教授主编《心房纤颤的现代认识与策略》;孟旭教授教授主编《现代成人心脏外科二尖瓣修复理念》;朱家光教授主编《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周玉杰教授主编《ESC指南解读与实践》;刘文娴主编《心脏危重证处理原则和案例分析》。
近5年研究论文:
1. 张海波,孟旭,韩杰,李岩,许春雷,王坚刚,曾文,贾一新。个体模具化测量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成形技术。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7,33(7):404-407
2. Hai-Bo ZHANG, Xu MENG, Jie HAN1, Yan LI, Ye ZHANG, Teng-Yong JIANG, Ying-Xin ZHAO, Yu-Jie Zhou. Transvenous versus open chest lead placement for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comparison of ventricular electromechanical synchronicity.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IF=3.327), 2017, 14: 261-265
3. 李岳环,张海波,孟旭,韩杰,李岩,张涵。经食管三维超声量化分析风湿性瓣膜病及退行性病变致二尖瓣结构变化的特点。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7,33(8):462-465
4. 李岳环,孟旭,韩杰,李岩,薛超,张海波。经食道三维超声分析继发性二尖瓣关闭不
全的结构特点。心肺血管病杂志,2017,36(3):218-221
5. Li Yuehuan, Zhang Haibo*, Wang Shengxun, Meng Xu.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after previous mechanical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in a patient with coexistent rheumatic aortic stenosis and regurgitation. Cardiovasc Diagn Ther. 2019,Oct;9(5):529-532 (IF=2.002)
6.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mitral valve in rheumatic and degenerative mitral valve diseases: implications for annuloplasty selection. Li Yuehuan, Zhang Haibo*, Han Jie, Li Yan, Meng Xu. J Cardiovasc Surg (Torino). 2019,Oct;60(5):617-623. (IF=2.179)
7. New warfarin anticoagulation management model after heart valve surgery: Rationale and design of a prospective, multicentre, randomized trial to compare an Internet-based warfarin anticoagulation management model with the traditional warfarin management model. Zhu Zhihui, Zhang Haibo*, Hao Yongchen, Han Jie, Li Yan, Meng Xu. BMJ Open 2019, 9(12):e032949 (IF=2.692)
8. Zhu Z, Zhang H, Li Y, Meng X, Jiao Y, Qin Y, Li Y, Han J, Liu K, Liu C.Establishment of a New Platform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After Cardiac Surgery: Descriptive Study.
JMIR Med Inform, 2019, 7(2):e13123. (IF=5.113)
9. 张海波。人血白蛋白在心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9,17(10): 28-32
10. Jiao Y, Luo T, Zhang H, Han J, Li Y, Jia Y, Zheng S, Meng X.Repair versus replacement of mitral valves in cases of severe rheumatic mitral stenosis: mid-term clinical outcomes. J Thorac Dis. 2019 Sep;11(9):3951-3961(IF=1.944)
11. 张海波,孟旭,王胜洵,李岳环,刘巍,周玉杰。经导管二尖瓣生物瓣毁损的瓣中瓣治疗技术。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9,35(6): 331-333
12. 张海波, 孟旭。 2019年心脏瓣膜病常规外科手术研究进展,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2020,3(1): 1-8
13. 时亚丽 李呈龙 肖宇 张海波 郑帅 刘楠 。经心尖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反流患者的早期预后分析。心肺血管病杂志,2020,39(12):1457-1461
14. 孟旭,徐志云,张海波。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TAVI)技术心脏团队模式及心脏外科医师职能。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9,35(12):717-720
15. 张晓艳 张海波 刘巍 卢家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40例麻醉管理分析。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38(12):1261-1265
16. 姚璐婵 科雨彤 张海波 刘巍 张纯。超声心动图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效果的评价作用。中国医药,2020,15(12):1845-1848
17. 张海波, 孟旭.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手术的历史与现状[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0, 18(4):289-294
18. 张振华 张海波 李岳环 王胜询 刘巍 周玉杰 杨海平 孟旭。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围手术期新发心脏传导阻滞结果分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20,36(12):716-720
19. 张海波 孟旭 王胜洵 郑帅 孟斐 吴凯胜 刘巍 周玉杰。二尖瓣生物瓣毁损的J-Valve介入瓣中瓣技术短期随访临床经验。华西医学,2020,35(9):1108-1112
20. Ruan Y, Liu X, Meng X, Zhang H, He Y.Prognost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ostoperative advers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ortic valve prolapse. Medicine (Baltimore). 2020 Apr;99(17):e19827(IF=1.889)
21. 张帆, 张聪聪, 张海波. 主动脉瓣钙化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0(4):325-329.
22. 李岳环 孟旭 周玉杰 刘巍 朱治辉 刘坤 张涵 王胜洵 张海波。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手术人工瓣膜滑脱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0,27(7): 807-812
23. Fu J, Li Y, Zhang H, Han J, Jiao Y, Du J, Meng X. Outcomes of mitral valve repair compared with replacement for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heart disease.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21 Jul;162(1):72-82.e7(IF=4.949)
24. Lu FL, An Z, Ma Y, Song ZG, Cai CL, Li BL, Zhou GW, Han L, Wang J, Bai YF, Liu XH, Wang JF, Meng X, Zhang HB, Yang J, Dong NG, Hu SS, Pan XB, Cheung A, Qiao F, Xu ZY.Transcatheter tricuspid valve replacemen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Heart, 2021, 107(20):1664-1670 (IF=5.994)
25. 李艳丽 刘巍 韩玮 周玉杰 于一 贾硕 张海波 王胜洵 兰永昊 高亚楠 娄亚柯。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对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影响。心肺血管病杂志,2021,40(2):130-134
26. Zhenhua Zhang, Haiping Yang, Yuehuan Li, Jie Han, Yan Li, Xu Meng, Haibo Zhang.The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Thoracoscopic Left Atrial Appendage Excision on Cardiac Dynamic and Endocrine Function. Ann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21 Feb 20;27(1):49-55(IF=1.520)
27. Zhu Z , Li C , Shen J , et al. New internet-based warfarin anticoagulation management approach after mechanical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reprint)[J].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2021, 23(8):e29529.(IF=5.428 Q1)
28. Liu K, Feng W, Yang X, Shen J, Zhang H, Fan Y.Investigation of failure modes of explanted porcine valves in the mitral position. J Thorac Dis. 2021 May;13(5):2858-2866.(3区,IF=2.895)
29. Zhang F, Cheng N, Han Y, Zhang C, and Zhang H (2021) miRNA Expression Profifiling Uncovers a Role of miR-139-5p in Regulating the Calcifification of Human Aortic Valve Interstitial Cells. Front. Genet, 2021, 12:722564.(IF=4.599,2区)
30. Zhang F , Cheng N , Du J , et al. MicroRNA-200b-3p promotes endothelial cell apoptosis by targeting HDAC4 in atherosclerosis[J]. 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2021, 21(1).172 (IF=2.298 Q3)
31. 张帆, 张聪聪, 程乃萱,等. 冠心病患者血清外泌体微小核糖核酸-141-3p对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研究[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40卷3期, 223-228页, ISTIC, 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2. 吴凯胜, 孟旭, 张海波. 经心尖及经颈动脉导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综合临床,2021,37(3):284-288
33. Mi Chen 1 2, Yan Ding 3, Honglei Zhao 1, Junzhou Pu 3, Bo Yang 1, Huanyu Qiao 1, Wei Zhang 1, Tao Bai 1, Jinrong Xue 1, Wenhui Wu 1, Yongmin Liu 1, Lizhong Sun 1, Haibo Zhang. R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eo-commissural alignment of transcatheter heart valve in type-0 bicuspid aortic valve. J Card Surg . 2022 Mar 29,37(6):1486-1496..(IF=1.62, 2区)
34. 张海波;孟旭;王胜洵;郑帅;孟斐。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超大瓣环患者的支架加宽和人工腱索辅助下TAVI技术。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22,38(1):54-56
35. Kun Liu, Jinglun Shen, Kaisheng Wu, Fei Meng, Shengxun Wang, Shuai Zheng, Haibo Zhang. Transapical mitral valve-in-valve implantation for failed bioprosthetic valve using the J-valve system with locator device: early and mid-term outcomes. Ann Transl Med, 2022, 10(1):21.(IF=3.932)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