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佳伟,医学博士,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要从事自身免疫性脑炎、视神经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等神经感染免疫、神经眼科及脑血管疾病等的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北京自然基金、首发重点攻关项目以及首都特色等项目基金。
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神经感染和脑脊液细胞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神经感染学组组长神经免疫学组副组长、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理事及免疫分会常委、中国罕见病联盟神经病学专委会常委、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西部精神协会神经医学心身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感染免疫专委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副主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学会神经眼科专委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神经免疫学组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医疗管理与促进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学会常委、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学会常委等。
为《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中风与神经病学杂志》、《中国现代神经病学杂志》、《脑与神经病学杂志》等编委。Brain,Frontiers Neurology,Neuroimmunology and Neuroinflammation等期刊编委。参编《神经病学》(第二和第三版副主编,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神经病毒基础与临床》(副主编,王得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级卫生专业资格考试指导丛书》(副主编,王拥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缺血性卒中个体化治疗与管理》(副主编,胡学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编委,贾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编委,谢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系统》(全国高等教育学校十三五医学器官-系统整合规划教材,编委,陈胜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等书籍。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92040)
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9045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1313)
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首都特色”项目(Z171100001017039)
首都医学发展重点公关项目(2014-1-110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8207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09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trzdyxzy201704)
[1]Zhao J, Zhang Q, Wang J.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ndings in the Pregeniculate Visual Pathway in 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J Neuroophthalmol. 2022 Mar 1;42(1):e153-e158.
[2]Wu Q, Yang B, Wang J. Association of Circulating 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 With Idiopathic Optic Neuritis and 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 Front Neurol. 2021 Sep 22;12:638473.
[3]Liu J, Liu L, Kang W, Peng G, Yu D, Ma Q, Li Y, Zhao Y, Li L, Dai F, Wang J. Cytokines/Chemokines: Potential Biomarkers for Non-paraneoplastic Anti-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Encephalitis. Front Neurol. 2020 Dec 21;11:582296.
[4]Yang Y, Lai C, Yan F, Wang J.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RI Contrast Enhancement of the Oculomotor Nerve in Ischemic Isolated Oculomotor Nerve Palsy. J Clin Neurol. 2020 Oct;16(4):653-658.
[5]Peng Y, Dai F, Liu L, Chen W, Yan H, Liu A, Zhang X, Wang X, He J, Li Y, Li C, Chen L, Zhao Y, Li L, Ma Q, Wang J. Validation of the NEOS scor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nti-NMDAR encephalitis. Neurol Neuroimmunol Neuroinflamm. 2020 Aug 5;7(5):e860.
[6]Ma Z, Jiang H, Meng C, Cui S, Peng J, Wang J. 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anemia: 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PLoS One. 2020 Jul 31;15(7):e0236828.
[7]Fan S, Yuan H, Liu L, Li H, Wang S, Zhao W, Wu Y, Wang P, Hu Y, Han J, Lyu Y, Zhang W, Chen P, Wu H, Gong Y, Ma Z, Li Y, Yu J, Qiao X, Li G, Zhao Y, Wang D, Ren H, Peng B, Cui L, Wang J, Guan H. Pseudorabies virus encephalitis in humans: a case series study. J Neurovirol. 2020 Aug;26(4):556-564.
[8]Ma Z, Jiang H, Wang J. Clinical analysis of severe visual loss caused by inhalational methanol poisoning in a chronic process with acute onset:a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BMC Ophthalmol. 2019 Jun 7;19(1):124.
[9]谢竹霄,马秋英,刘磊,李蕾,王佳伟.探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复发预测指标[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2,14(05):27-32.
[10]赵丽,王佳伟.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2,56(03):256-261.
[11]赵丽,王佳伟.复发性脑炎/脑膜炎管理策略[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2,22(01):38-45.
[12]刘磊,刘建国,张景晓,俞英欣,戚晓昆,王佳伟.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抗体相关性脑炎一例[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1,54(09):920-927.
[13]赵岩,王佳伟.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脑炎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免疫学杂志,2021,44(04):425-429.
[14]刘磊,谢竹霄,王佳伟.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分类及诊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49(06):634-639.
[15]迟博闻,王佳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1,42(03):341-346.
[16]孟超,赖春涛,陶建华,杨庆林,刘磊,王佳伟.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阳性视神经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19):1415-1420.
[17]代飞飞,王佳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1,21(05):339-344.
[18]刘磊,张景晓,狄晓萌,谢竹霄,王佳伟.送检脑脊液病原宏基因组第二代测序技术客观标准再探讨[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1,21(05):350-357.
[19]孟超,李然,刘磊,王佳伟.中枢神经系统鼻疽奴卡菌感染一例[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1,21(05):391-394.
[20]崔世磊,江汉秋,孔秀云,白玉萍,刘承耀,王佳伟.累及脑神经的鼻脑型毛霉菌病八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1,21(05):364-370.
[21]朱丽平,刘雪菲,汪晓楠,刘磊,郁迪,康雯婷,王佳伟.眼肌麻痹合并抗Caspr2抗体阳性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21,28(03):219-223.
[22]江汉秋,彭静婷,崔世磊,马中华,岳常丽,赵娟,刘雪菲,李文文,王佳伟.首诊于眼科的成人非创伤性霍纳综合征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J].眼科,2021,30(02):112-117.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1.02.007.
[23]朱丽平,王佳伟.周围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特点与病因分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0,20(08):746-751.
[24]孟超,赖春涛,景筠,孙厚亮,江汉秋,杨庆林,刘磊,王佳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相关视神经病变五例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23):1812-1815.
[25]孙厚亮,崔世磊,刘磊,高飞,江汉秋,王佳伟.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眼球扫视运动异常情况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20(13):1028-1029-1030-1031-1032.
[26]朱丽平,颜榕,王佳伟.丙型肝炎合并双眼视力下降及眼肌麻痹一例[J].眼科,2020,29(02):103-104.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0.02.018.
[27]朱丽平,刘磊,彭静婷,江汉秋,张景晓,汪晓楠,康雯婷,李芳怡,王佳伟.GAD65抗体相关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20,27(01):46-50.
[28]赵娟,李然,颜榕,朱丽萍,景筠,孙厚亮,王佳伟.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视神经炎四例临床特点[J].中华医学杂志,2019(47):3744-3745-3746.
[29]马秋英,刘磊,康雯婷,王佳伟.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血清生物标记物水平的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9,26(06):420-426.
[30]代飞飞,李亚桐,陈柳茜,李晨曦,王佳伟.吉兰-巴雷综合征疾病谱:用新的标准重新分类[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9,26(06):401-404.
[31]孟超,赖春涛,景筠,江汉秋,孙厚亮,马中华,王佳伟.特发性颅内压增高伴缺铁性贫血36例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9(33):2592-2596.
[32]马中华,江汉秋,王佳伟.58例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早期误诊为眼科疾病之探讨[J].眼科,2019,28(02):140-144.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9.02.013.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