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怡华,北京学者,主任医师,国家二级教授,博士、博士后导师。
擅长领域:胎儿及成人超声心动图、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胎儿心脏病遗传学及人工智能诊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胎儿母胎医学中心主任、心脏超声医学中心主任;“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ü 国家卫健委妇幼司胎儿心脏病母胎一体化管理办公室主任;北京市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国际合作基地负责人。
2013 年成立了国内首家“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多学科会诊中心”、2019年开设胎儿心脏病专病门诊、中国计算机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胎儿心脏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超声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妇幼保健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胎儿心脏协会(FHS)会员,美国超声协会(ASE)会员,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会员;国家人口与健康数据平台胎儿心脏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北京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心动图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出生缺陷预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第二届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入选 “北京学者”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登峰”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市卫生局学科带头人等人才项目。第一完成人获得2020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获得2021年第四届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荣获2024年首都劳动奖章、2021年“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等称誉。
主持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科技部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科委中央引导地方专项大模型技术及应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
国家奖励办评审专家,中华医疗事故鉴定专家。近十年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The Lancet Child& Adolescent Health、JAMA Pediatrics等期刊上发表文章300余篇,被国际指南引用2篇;牵头制定行业标准1项、指南1 项、共识4项、参编指南及共识3篇;主编出版专著《胎儿心脏病学》、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学(第2版),副主编出版研究生教材《超声影像学》等。
在研项目:
1.产前先天性心脏病多模态数据及知识不确定性下的规范化影像导航与疾病细化分型推理研究,国自然联合基金项目,2022-01-01到2025-12-31
2.Circ-TTN作为胎儿左心系统疾病早孕期生物标记物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国自然面上项目,2022-01-01到2025-12-31
3. 基于大模型的心脏超声辅助诊断与决策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央引导地方专项,2023年-9到2025-09,课题编号:Z231100007423010
近十年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The Lancet Child& Adolescent Health、JAMA Pediatrics等期刊上发表文章300余篇,被国际指南引用2篇;牵头制定行业标准1项、指南1 项、共识4项、参编指南及共识3篇;
代表性文章:
1. Yingying Zhang, Jingyi Wang, Jianxin Zhao, Guoying Huang, Kaibo Liu, Wei Pan, Luming Sun, Jun Li, Wenli Xu, Chunhua He, Yunting Zhang, Shoujun Li, Hao Zhang, Jun Zhu, Yihua He.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in prenatal and neonatal screening,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China.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 (Q1 IF:37.746)
2. He Y, Xu W, Su Z, Liu K, Zhang H. Addressing the rising burden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China.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 2020 Apr;4(4):e7. doi: 10.1016/S2352-4642(20)30061-4. Epub 2020 Mar 17. PMID: 32197102. (Q1 IF:37.746)
3. Yang Y, Liu M, Han J, Wu H, Zhao C, Lyu X, Hu X, Liu Y, Xu D, Xie W, Huang J, Wu S, Li J, Lei J, Zhang Y, Zhang H, He Y, Peng Z, Wang Y, Shen H, Wang Q, Zhang Y, Yan D, Wang L, He Y, Ma X. Paternal Preconception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nd Risk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Offspring. JAMA Pediatr. 2024 Aug 19:e242680. doi: 10.1001/jamapediatrics.2024.2680.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158862; (Q1 IF:24.7)
4. Sun H, Yi T, Hao X, Yan H, Wang J, Li Q, Gu X, Zhou X, Wang S, Wang X, Wan P, Han L, Chen J, Zhu H, Zhang H, He Y. Contribution of single-gene defects to congenital cardiac left-sided lesions in the prenatal setting. Ultrasound Obst Gyn/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20 Aug;56(2):225-232. doi: 10.1002/uog.21883. PMID: 31633846. (Q1 IF:8.678)
5. Chen J, Wang J, Sun H, Gu X, Hao X, Fu Y, Zhang Y, Liu X, Zhang H, Han L, He Y. Fetal cardiac tumors: fetal echocardiography, clinical outcome and genetic analysis in 53 cases: Diagnosis of fetal cardiac tumors. Ultrasound Obst Gyn/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19; 54: 103-109. DOI: 10.1002/uog.19108. (Q1 IF:8.678)
6. Guo J, Ruan Y, Wang Y, Wang H, Ma S, Wan X, Zhou X, Tang Z, He Y, Zou Z, Li J. Maternal Exposure to Extreme Cold Events and Risk of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A Large Multicenter Study in China. Environ Sci Technol. 2024 Feb 27;58(8):3737-3746. doi: 10.1021/acs.est.3c10306. Epub 2024 Feb 15. PMID: 38359432.(Q1 IF:10.8)
7. Wang H, Ruan YP, Ma S, Wang YQ, Wan XY, He YH, Li J, Zou ZY. Interaction between ozone and paternal smoking on fetal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among pregnant women at high risk: a multicenter maternal-fetal medicine study. World J Pediatr. 2024 Jun;20(6):621-632. doi: 10.1007/s12519-023-00755-1. Epub 2023 Sep 4. PMID: 37665504.(Q1 IF:6.1)
8. Gong Y, Zhang Y, Zhu H, Lv J, Cheng Q, Zhang H, He Y, Wang S. Fetal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Echocardiogram Screening Based on DGACNN: Adversarial One-Class Clas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Video Transfer Learning. IEEE Trans Med Imaging. 2020 Apr;39(4):1206-1222. doi: 10.1109/TMI.2019.2946059. Epub 2019 Oct 7. PMID: 31603775. (Q1 IF:11.04)
9. Zhang Y, Zhu H, Cheng J, Wang J, Gu X, Han J, Zhang Y, Zhao Y, He Y, Zhang H.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Fetal Heart Ultrasound Imaging With Multihead Enhanced Self-Attention and Contrastive Learning. IEEE J Biomed Health Inform. 2023 Nov;27(11):5518-5529. doi: 10.1109/JBHI.2023.3303573. Epub 2023 Nov 7. PMID: 37556337.(Q1 IF:11.04)
10. Sun H, Zhou X, Hao X, Zhang Y, Zhang H, He Y. Characteristics of Cardiac Phenotype in Prenatal Familial Cases With NONO Mutations. Circ Genom Precis Med. 2020;13(3):e002847. doi:10.1161/CIRCGEN.119.002847(Q1 IF:7.4)
11. Gu X, Zhu H, Zhang Y, Han J, Zhang H, Liu Y, Wang A, Liu B, Xue J, Sun B, Weng Z, Ge S, He Y. Quantile score: a new reference system for quantitative fetal echocardiography based on a large multicenter study. J Am Soc Echocardiog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Echocardiography. 2019 Feb;32(2):296-30. DOI:10.1016/j.echo.2018.09.012(Q1 IF:7.72)
主编专著、指南或专家共识等代表作
1. 《胎儿超声心动图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何怡华,2013,ISBN:9787117174091
2. 《胎儿心脏病产前超声诊断咨询及围产期管理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何怡华、姜玉新,2015,ISBN:9787117212342.
3. “胎儿心脏病预后分级及围产期风险评估”专家组. 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多学科诊疗及精准一体化防治医疗模式和技术流程共识之一:胎儿心脏病预后分级及围产期风险评估[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2,25(5):321-325.DOI:10.3760/cma.j.cn113903-20220323-00281.
4. “胎儿心脏超声细化风险分层诊断技术”专家组.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多学科诊疗及精准一体化防治医疗模式和技术流程共识之二:胎儿心脏超声细化风险分层诊断技术专家共识[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2,25(7):481-487. DOI:10.3760/cma.j.cn113903-20220505-00434.
5. “母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糖尿病胎儿心脏病围产期管理”专家组. 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多学科诊疗及精准一体化防治医疗模式和技术流程共识之三:母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糖尿病胎儿心脏病围产期管理[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2,25(11):802-808. DOI:10.3760/cma.j.cn113903-20220621-00652.
6.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胎儿心脏病协作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围产期先天性心脏病诊疗协作组,周开宇,陈笋,王川,李一飞,潘微,赵博文,张玉奇,逄坤静,丁文虹,任芸芸,林建华,韩波,吕海涛,张清友,武育蓉,刘保民,吴琳,张艳敏,肖婷婷,何怡华*,华益民*.胎儿心律失常产前治疗及管理专家指导意见[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22,18(1):15-29.
专利:
1.一种胎儿心脏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 202011156565.0,受理
2.一种心胸比及心轴测量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 , 202210576189.3 ,受理
软著:
1.胎儿Q-score医学计算器软件平台,软著登字第5212550号,2020.04.15,何怡华,第一发明人
2.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易患因素评估软件(Android版),软著登字第5536523号,2020.06.19,何怡华,第一发明人
3.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易患因素评估软件(IOS版),软著登字第5536520号 ,2020.06.19,何怡华,第一发明人
4.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质控会诊软件平台(Android版),软著登字第5536526号,2020.06.19,何怡华,第一发明人
5.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质控会诊软件平台(IOS版),软著登字第5747389号,2020.08.03,何怡华,第一发明人
6.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智能筛查平台软件(Android版),软著登字第5536556号,2020.06.19,何怡华,第一发明人
7.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智能筛查软件(iOS版),软著登字第5761894号,2020.08.05,何怡华,第一发明人
8.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专家辅助决策平台软件,软著登字第5212554号,2020.04.15,何怡华,第一发明人
9. 先心安母胎会诊平台系统(医生端),软著登字第7278343号,2021.04.19,何怡华,第一发明人
10. 先心安母胎会诊平台系统(患者端),软著登字第7278346号,,2021.04.19,何怡华,第一发明人
11. 先心安母胎会诊管理平台,软著登字第7278345号,2021.04.19,何怡华,第一发明人
12. 先心安母胎会诊标注系统软件,软著登字第7278344号,2021.04.19,何怡华,第一发明人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